最新消息:从科创板看政府引导基金“择优标准”

截至2019年4月23日,上交所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90家,其中,66家企业审核状态更新至“已问询”。90家企业所属行业可精细划分为16个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多,为21家。专用设备行业18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17家,医药制造业12家。

90家企业全部包含在《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明确重点扶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六大产业中。科创板的推出理念与2015年财政部印发的《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框定的投资四大方向很一致,核心都在于鼓励科技创新、技术研发。这六大产业投资方向也是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设立之初所确定的主要投资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在90家企业中,有32家企业有政府引导基金的影子。集成电路和生物科技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趋势符合国际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世界各国博弈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和全球高端价值链的重要途径。以美国为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美国产业投资基金最为核心的投资领域。美国的产业引导基金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与科技医疗服务和新兴消费服务这三大新兴产业,三个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50%、30%、10%。

集成电路产业热度最高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集成电路作为底层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呈现爆发性增长,由中央层面主导推动整体产业发展,先后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集成电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

各地方政府为培育增长新动能,抢抓集成电路新一轮发展机遇,促进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6月,北京、湖北、合肥、深圳等15个地方宣布设立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其目标规模已多达3000亿元。从新三板和科创板的集成电路企业观察,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投入到集成电路产业的全产业链。

首批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以“高研发投入企业+行业细分龙头”为主。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企业涉及领域集中在IC设计、设备、材料,基本为各个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政府引导基金几乎覆盖了该板块全部企业,中微半导体设备和安集微电子科技两家公司背后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支持。

高研发投入是集成电路行业的重要特征,虽然有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但研发投入依旧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2018年,三星半导体支出280亿美元布局前沿技术,而我国的中芯国际资本支出20亿元左右。科创板中,企业研发投入靠前的中微半导体、晶晨半导体、博众精工、澜起科技近三年累积研发支出分别为10.37亿元、8.54亿元、7.38亿元和6.63亿元,相比国际巨头,差距明显。

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指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要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能够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目前的进展还有待提速。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519.3亿元,其中,自给率仅为15.35%。也就是说,超过2000亿元的芯片要依赖进口。

国产半导体企业要想跟上全球产业发展的脚步,研发和资本投入一定要跟上,特别是大量的民营半导体企业,更是需要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科创板对于引导基金来说无疑是一个正向积极的通道,但更核心的价值是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上市环境和便捷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目前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集成电路企业仍以IC设计企业为主,这表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缺失依然严重,限于某些技术仍在探索,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韩晓敏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产业链缺失严重的环节,比如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发展传统技术/产品路线的中高端产品,着力热点应用领域的核心芯片或基础芯片。

生物科技集中在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