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定增告别收缩周期 环境重塑仍需时间 基金:伤太深爱不易(2)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徐沛东认为,这意味着政策走出收缩周期,后续限制放宽可期。此次修订进一步放宽对上市公司重组的限制,意在重新激活并购重组市场,促进市场资源向高新产业及技术型公司倾斜。从近期的政策定调来看,证监会逐步提升了对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包容度”。此次修改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环境比第二轮修改后(2014-2016)更加宽松,不仅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并拟恢复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此举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我们认为,《管理办法》的修订只是政策走出收缩周期的开始,正如我们3月在《再融资再出发》中提出的,2019年是证监会对有关再融资政策的再评估之年,后续包括再融资定价以及大股东减持方面的政策都有再调整的可能。”徐沛东表示。

多位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均提出,此次并购重组政策的变化,有利于中小市值个股的股价表现,尤其是科技板块的个股。而券商板块,则因为投行业务的潜在扩张而备受青睐。

海富通基金的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监周雪军认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修订利好中小市值成长公司,也利好券商业务的开展。不过,对于具体的行业、产业趋势的影响,还需就该行业的情况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该变化也体现了监管政策的放松态度,对于活跃市场气氛帮助明显。

袁曦则明确表示,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组办法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政策调整有利于改善科技资产流动性,促进产业链并购,长期来看,符合产业趋势的并购会成为主流,长期利好科技股。她同时指出,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当前股票市场逐步触底、开启反弹的时候,可逐步布局,并购重组放松将给券商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尤其头部券商是受益的方向。

一位基金公司的权益副总监老张(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A股的长期主线一定是围绕国家战略和政策方向进行,而“科技”是毫无争议的主线,因此,科技股未来一定会成长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力量。在此过程中,除了正常IPO外,也会有很多科技类企业或者项目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进入上市公司,提供阶段性或持续性投资机会。

“浪里淘金”见真章

不过,虽然大家都意识到新办法或将“助攻”科技股,但此前定增项目鱼龙混杂导致的恶果,以及科技股优劣的辨识难度较大等因素,还是让机构投资者变得谨慎。如有公募基金经理就认为,不能着眼于短期概念炒作,一定要仔细甄别项目的好坏,对于明显的“估值泡沫”坚定拒绝。

周雪军表示,此次并购重组政策的修订预计将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增多,但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优质资产仍然非常稀缺,投资者需关注并购标的对企业内生盈利能力的改善作用。而老张则指出,对于中小市值个股,基金买入和卖出的冲击成本都很大,而定增项目又存在锁定期,时间成本也不小,且集中解锁时容易对股价造成情绪压力,因此,参与定增的潜在风险是偏高的。除非项目足够优质,能够通过利润的持续增长提供真实抗压的股价上涨,基金不应贸然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

“定增从市场资金趋之若鹜到深受伤害、门可罗雀,直接原因是市场走势不配合等,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定增所代表的一级半市场套利模式、定增所代表的不合理的‘无风险收益’,遭遇了政策和市场的出清。回顾前两年的定增项目,不是以专业刻苦的投研所主导,而是一种短期套利思维、非公开套利模式来把持定增业务,这样的做法,只会积累风险,预计有些公司未来一两年定增项目上的爆雷将不可避免。”凌云表示。去年他从一家公募机构的定增业务部门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