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期待、困惑、不甘等复杂情绪后,不少新三板企业或转板、或摘牌、或被上市公司并购,迫切谋求新的资本出路,挂牌企业减少或是新三板市场被遗忘的一个缩影。
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缩减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官网显示,截至6月1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9980家,其中做市转让公司894家,集合竞价转让公司9086家。
财华社梳理发现,2012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为200家,2013年为356家,2014年骤升至1572家。这种突进式增长延续了两年,2015年和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分别为5129家和10163家。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首次冲破1万家。不过此后便开始降温,2017年末和2018年末,挂牌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1630家和10690家。如不出意外,今年的挂牌数量仍将继续减少。
与之相对应的,是摘牌公司的急剧增长。
自2015年至今,新三板累计摘牌企业已超3000家。其中,2015年仅有13家公司摘牌,2016年有56家公司摘牌,2017年迅速增至709家,2018年摘牌企业数量又翻了一倍达到1517家。2019年至今半年不到,摘牌企业数量已超700家。
从摘牌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为主动申请终止挂牌。对于企业来说,新三板市场吸引力下降,寻找新的资本出路显得尤为紧要。
29家新三板企业抢滩科创板
新三板企业投奔科创板热情不减。
截至6月11日,在科创板已受理的企业中,有29家来自新三板,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及服务、医药生物、新材料、环保等行业。其中17家是已从新三板摘牌的企业,12家为仍留在新三板的企业。
相对于新三板,科创板预计流动性更好,估值更加公允,融资效率更高,自然吸引了新三板众多公司的追逐。但由于科创板更为严格的准入条件,也只有相对头部,且具备一定科技含量和技术优势的新三板企业才有机会选择科创板。
以已受理的29家企业为例。有15家企业业绩高增长,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超50%;6家企业净利润增长1倍以上;7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和毛利率增速都超过了50%以上。
科创板的推出,引发市场对新三板被边缘化的担忧。但也有分析认为,科创板对其他板块有分流作用,但在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新三板仍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至于被科创板所替代。科创板的推出,也可能激发新三板新一轮的制度创新。
并购融资热度延续
除了转道科创板外,借助A股市场来融资发展也成为新三板企业新的选择。
统计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案例呈现递增态势。2016年有34家,交易金额154亿元;2017年59家,交易金额247.11亿元;截至2018年末有98家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金额475.82亿元。
而今年以来,共有31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321次股票发行,共发行49.07亿股,融资158.91亿元。另外有49家挂牌公司披露49次并购报告书,合计交易金额42.05亿元。
从被并购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来看,多为民营企业,且在被并购之时大部分处于基础层,上市公司并购标的选择主要来自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现金支付成为主流并购支付方式,并且由于并购重组新规等政策原因,现金支付比例在2017年中后有明显增长趋势。
2018年,A股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中,76%以上为现金收购,收购新三板公司通常金额较小,平均收购金额在4亿元左右。
从并购目的来看,行业整合、横向整合是主要目的,占比超过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不乏并购失败的案例,因而新三板企业在寻求被并购时,也要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不少上市公司市盈率处于高位,而新三板企业只能是12倍左右市盈率,股票转换时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在谈判时要尽量多要现金或者尽量提高市盈率;被并购的最大不确定性就是如果涉及发行股票并购,存在审核时被否的可能,特别是跨行业并购。
赴港上市节奏放缓
2019年以来,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进度放缓。
2018年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鼓励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同年4月底,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符合条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陆续利好政策的出台催生不少新三板企业“瞄准”港股市场。统计显示,自2018年5月以来,至少12家挂牌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自君实生物(01877-HK)成功上市后,截至今年2月底,未新增以“新三板+H”模式登陆港股的挂牌公司,此前已在港交所公布招股书的多家挂牌公司至今仍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