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插座一哥”谋求IPO:阮氏家族身家将超400亿,上市被指“圈钱”

历时8个月,“插座一哥”公牛集团的上市进程如今有了新动向。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公牛集团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公牛集团拟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募集资金48.87亿元。按照此次发行股份占发行后公牛集团总股本不低于10%计算,公牛集团估值约为500亿元。而作为公牛集团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者,高瓴资本将获得账面浮盈近3亿元。

最新消息:“插座一哥”谋求IPO:阮氏家族身家将超400亿,上市被指“圈钱”

事实上,公牛集团本身并不“差钱”。根据公牛集团更新后的招股书,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17.79亿元、11.64亿元、19.10亿元。招股书同时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牛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余额为2.18亿元。投中网查询后发现,公牛集团2015年至2017年这三年来约87%的归母净利润实则被用来股东分红,3年累计现金分红达32亿元,其中仅2017年就分红22亿元。

此番分红也被市场质疑为“上市前突击分红”,甚至还被指为不排除“上市圈钱”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集团在更新的招股书中披露,截止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存在作为被告的专利诉讼,其中与通领科技有关的诉讼涉及一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案的诉讼请求金额合计为9.99亿元。

“不差钱”的公牛集团为何选择上市?该起诉讼又将对公牛集团的IPO进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阮氏家族资本局

创办于1995年的公牛集团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

1995年,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的阮立平辞职下海经商,与一直从事插座销售的弟弟阮学平一起创办了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公牛”这一名字取自当时如日中天的芝加哥公牛队。彼时,退役不到一年的乔丹宣布复出,在NBA常规赛中带领芝加哥公牛队取得了13胜4负的成绩,喜欢打篮球的阮立平便把公司品牌取名为“公牛”。

随着插座生意越做越大,公牛集团逐渐从一个“家庭式小作坊”发展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阮氏帝国”。

根据公牛集团招股书,上市前,阮立平、阮学平兄弟持有公牛集团95.876%的股份。两人的姐妹阮亚平、阮小平及阮幼平通过“凝晖投资”合计持有公司0.754%的股权,阮立平之女阮舒泓及其女婿朱赴宁通过“齐源宝公司”持有公司0.190%的股权。以上合计来看,阮氏家族持有公牛集团的股权份额约为97%,属家族绝对控股。

按照此次募资额所对应的10%的股权来看,公牛集团成功上市后,阮氏家族的控股权约为87%。根据公牛集团募资额48.87亿元对应的约为500亿元的估值计算,阮氏家族合计身家约为435亿元。

或许是为了上市做准备,公牛集团于2017年底第一次引进了外部投资者。2017年12月4日,阮立平、阮学平将部分股权转让给高瓴资本旗下的高瓴道盈以及凝晖投资、穗元投资、晓舟投资、伯韦投资、齐源宝、孙荣飞7名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高瓴资本旗下的高瓴道盈持股2.235%、凝晖投资持股0.753%、穗元投资持股0.331%、晓舟投资持股0.279%、伯韦投资持股0.251%、齐源宝持股0.190%、孙荣飞持股0.084%。

由此可见,高瓴资本旗下的高瓴道盈是公牛集团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者。根据高瓴道盈以443.78元/股共8亿元的受让价格计算,高瓴道盈将获得账面浮盈近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凝晖投资当时的股权受让价格为其他股权受让方受让价格的二分之一。招股书称凝晖投资出资方实为阮立平与阮学平的姐妹。不过,阮立平之女阮舒泓及其女婿朱赴宁持有的“齐源宝”在同时进行的股权受让中并未拿到类似“股价折扣”。

不仅如此,除了绝对控股外,公牛集团还存在着不少与家族控股公司的关联交易。根据招股书,公牛集团发生经常性关联销售的公司亮牛五金与杭牛五金均由阮立平的妻弟潘晓敏及其配偶徐奕蓉控制;阮立平“连襟”蔡映峰的亲家于寿福个人100%控股的牛唯旺贸易,与公牛集团在2017年、2018年发生关联交易分别为1424.42万元、1677.56万元。

上市“圈钱”质疑

伴随着公牛集团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与股东分红,质疑也随之而来。

公牛集团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公牛集团分别实现营收为53.66亿元、72.40亿元和90.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07亿元、12.85亿元和16.77亿元。此外,财务数据显示,同期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17.79亿元、11.64亿元、19.10亿元。

可见,平均每个月净利润可达1亿元的公牛集团实际上并不“差钱”。然而,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公牛集团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余额仅为2.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