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鲸保险收到一则投诉,投诉人称其在上海某整形医院进行眼部、鼻部整容,但鼻部整容失败,出现假体歪斜现象,投诉人申请全额退款并赔偿被拒绝。当前,“整容失败”、“医美纠纷”渐成热词,而对医美进行风险保障的医美险却在几年前相继“冒头”后逐步“销声匿迹”。
据业内人士介绍,医美险的落地难,除早期险企存在创新“噱头”,实则缺乏数据支撑的原因外,还包括目前国内医美环境存在分化,缺乏精细化、统一化的行业鉴定标准等,短期内难关重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美险,尤其是医美责任险,是对健康保障本质的回归,前景可期。
医美意外险曾频频冒头,如今却渐“销声匿迹”
蓝鲸保险注意到一组数据,新氧发布的《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正规医美市场规模高达4953亿元,约2200万人进行医美消费,大部分省份医美机构数量以超10%的年增长率上涨。
“中国医美行业近两年发展很快,消费者接触的意向更明显,专业技术、服务更加完善,但医美属于医疗,手术风险很难完全规避;再加上‘小作坊’的涌现以及消费者的道德问题,整容纠纷仍然很常见”,一位医美机构法务部负责人向蓝鲸保险介绍称。
确实,整容失败并且陷入纠纷的案例不在少数,蓝鲸保险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整容”,“整容失败”的词条出现频率颇高,相关案例屡现,而紧随其后的是,是“整容失败如何赔偿索赔?”“整容失败赔偿金金额最高是多少?”“整容失败医院要承担赔偿责任吗?”等相关问题。
存在风险必然需要保障,在此前提下,医美险应势而生。据蓝鲸保险了解,医美险主要包括面向消费者的医美意外险,与由医生或医疗机构作为投保主体的医美责任险。
分别来看,据蓝鲸保险调查了解,2015年至2017年是医美意外险的集中“冒头”时段。举例来说,2015年,阳光保险推出互联网面部局部险“美呗”,包含“过敏保”、“意外保”、“整容保”,同时附加健康咨询与法律咨询服务。
2016年,中国人保(8.990, -0.11, -1.21%)上线医美意外险,保障因医美手术意外导致的身故与伤残;同期,泰康在线与新氧、悟空保共同推出“氧气保”,涵盖意外险与效果险,针对于感染、疤痕等问题提供赔付措施,保费分19.9元、99元,对应保额从400元至5万元不等。此外,国寿财险、平安财险、众安保险等险企也在此期间试水相关产品。
然而,近日,蓝鲸保险在相关险企的官网以及综合保险销售平台搜索时,却已少见上述产品的“身影”。蓝鲸保险联系相关险企负责人获知,部分产品目前基于“业务调整等原因下架”,且并未更新推出相关产品。也有业务人员表示,“产品是很久前推出的,后来已经没有再听说过了”、“并非主推产品”。
蓝鲸保险注意到,尽管目前仍有个别产品在互联网渠道销售,如大地保险的“意外事故面部整容综合意外险”,但购买者寥寥无几,仅有2018年8月一单购买记录;大地保险推出的“i美保”成交记录则直接显示为“0”。
蓝鲸保险采访多位医美消费者,均向蓝鲸保险表示,并未投保过医美意外险,甚至“没有听说过”,医美机构在术前也未向其提及有保险相关产品。
医美纠纷“青睐”调节、诉讼,医美责任险仍待推广落地
医美责任险也面临类似的窘境。蓝鲸保险联系多家医美机构咨询医生责任险的投保情况,得到的反馈多为“不清楚”、“不方便透露”,而对于手术风险如何保障,则多表示“会签署术前协议,与消费者沟通好”、“有问题进行鉴定,赔偿根据国家标准执行”。
“医美责任险属于医责险旗下的分支,对于场景的贴合度极高,相关保险产品的发展,依托于行业的演化与政策的推行”,多位保险、医美业内人士形成共识。
蓝鲸保险注意到,此前深圳、浙江等地在对于医责险的试点推进政策中,曾提及医美责任险,但在当前医责险仍未推开的背景下,医美险,仍属小众。
“2013年、2014年开始,行业内加大对于医疗责任险的鼓励和呼吁,大型医院的医美部门,有责任险的同步,但最终落地情况,各个城市、医院都有差异。针对于专门的医美机构,2016年开始,有大型机构表示过要推进,中小型机构,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上述医美机构法务部门负责人向蓝鲸保险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