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日获准开业,资产管理市场迎来新业态。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银行资管部门和保险资管对于双方合作的关注度很高,近期各个层面的银行保险合作探讨交流会议比较密集。
从当下看,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处于成立初期,保险资管与之合作模式暂不清晰,但是具有众多合作的可能性。
“双向”合作
规模近7000亿
从目前情况看,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为“双向”合作,银行资金除了投资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产品,还有一些专户委外资金委托保险资管公司管理。保险资金主要是在银行做托管业务、大额存款业务,以及认购银行理财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在最新拿到的一份覆盖13.3万亿险资的官方调研报告中看到,2018年末,保险资管受托银行资金、保险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两项“最核心”的资管业务合作规模,接近7000亿元。
从保险资金作为买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看,截至2018年末,保险资金配置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为1431亿元。从保险资管受托管理业务情况看,不仅受托管理母公司保险资金,还在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以及保险业外资金——银行资金就是其中重要一类。截至2018年底,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银行资金约5500亿。
在保险资管机构中,共有21家管理了银行资金,其中,综合型保险资管机构是管理银行资金的主力机构。整体来看,有5家保险机构管理银行资金规模超500亿元,有12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银行资金超100亿元。
另外,银行存款也一直是保险资金的重要配置品种,规模为1.6万亿,占比12.3%。
与银行理财子公司
存潜在合作机会
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大批量到来的趋势下,资管市场格局将出现明显变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原本承接银行委外资金较多的券商资管、基金、信托等可能会受到直接冲击。与之相比,保险资管所受影响较小,大家更关注的是新的合作潜能。
在受访的多位保险资管中高层人士中,普遍透露的信息是,虽然暂未与银行理财子公司接触,但非常关注业务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在机会。
“感觉暂时与银行理财子公司还没有太多交集。”一位保险资管分管非标业务的副总裁说,毕竟是新业态,暂时还看不清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范围、业务如何落地等,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预计初期银行理财会先做一部分委外,很可能找基金或券商资管。”一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认为,银行会自己做固收投资,自身体系内部团队和经验都比较充足,而在权益、股权领域相对薄弱,因此权益的投资预计先从委外开始,再逐步建设投资能力。
相较之下,保险资管与其他资管业态相比,暂时看不到明显的优势。加之资管行业不少人其实还不太了解保险资管,对保险资管的认识也还停留在“险资是买方,是大资金、长资金、稳资金”上,不知道保险资管的具体业务,更不可能想到去找寻业务合作。
与这种认识相比,保险资管现在已经不单是作为母公司保险资金的管理者,更是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也很市场化,受托管理银行资金等业外第三方资金成为不少保险资管机构发力点,保险资管行业目前管理的非保险资金已达1.5万亿以上。
而保险资管公司所做的业务,从类型上说有几大类,包括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都是资产管理类产品。
“如果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的话,初期可能是在大类资产配置上,毕竟保险资管在大类资产配置上有丰富的经验。”上述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未来四大合作模式猜想
银行理财人士认为,在资产配置、增加收益、弥补人力资源方面短板等需求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或不少银行资管部门可能还是会进行部分委外,或者寻求外部合作。
综合行业各方观点来看,目前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银行资金还相对较少,未来合作模式可能有以下四个:
一是银行理财资金所投的大量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在回表额度有限的情形下,可通过股权、债权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保险资产管理提供长期资产。在长期资产管理上,双方可以加强合作。
二是相比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具有股权投资能力优势,具备成为扩大直接投资、增加股权投资、降低宏观杠杆率的中坚力量。在股权投资管理上,双方可共同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保险资管在大类资产配置、权益市场投资、境外投资、另类投资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核心竞争能力,与银行资金的特性非常匹配。在银行委外投资上,保险资管机构可成为银行资金重要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