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头条新闻:古装剧起名“掉书袋” 援古就能证今?(3)

  近现代以来,通俗文学的主力是为大众提供消遣性阅读的小说,网络IP与琼瑶金庸们的作品均属此列。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曾这样定义:“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体裁更为多元,先秦歌谣、汉乐府、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及变文、宋话本及说唱诸宫调、元杂剧、明清小说及笔记等,发展源远流长。

  不过,唐宋以前的通俗文学多来自民间,其原始作者或不可考,文人们更多担任编纂、批评的角色。元代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城市经济的兴起,知识阶层对通俗文学的包容度日益增高,大量中下层文人亲自执笔参与创作,也将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从雅正文学的领域带入到通俗文学之中。

  元杂剧作者中,比较喜欢用典故来作剧名的,是“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与擅写民间疾苦的关汉卿不同,他的剧本多围绕才人韵事、历史传奇展开,常有援古证今的笔触。白朴最出名的作品《裴少俊墙头马上》,讲述了裴少俊与李千金这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抗争礼教、追求个人幸福的故事。

  剧名脱胎于白居易长篇叙事诗《井底引银瓶》中“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这几句。白居易这首诗序称“止淫奔也”,想通过刻画一个自由恋爱与人私奔却最终生活不幸的女子,来劝诫唐朝社会的小家碧玉们“切莫将身轻许人”,笔调十分悲切。白朴用典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将悲剧改为喜剧,对年轻人“以情抗礼”的勇敢行为寄予温暖的希望。在剧名的设置上,选取“墙头马上”这一男女主人公邂逅动情的美好瞬间,写爱情火焰之光彩,对当时社会的青年读者来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精彩的用典与其背后的用心,使得《墙头马上》无愧于位列“元代四大爱情剧”之席。

  明代小说中,书名用典的代表是施耐庵的《水浒传》。水浒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几句,讲的是周朝的祖先亶父带领族人迁往水草丰茂的岐山,奠定了周王朝的基业。从字面上看,水浒就是指靠近水域的地方,但对这一典故在《水浒传》书名中的用法释义,人们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仅取其文字含义,一百零八将聚居于水泊梁山,本书所言者就是发生在水边的故事。

  另一种说法是从亶父迁岐的典故引申,认为“水浒”可代指一种寻找出路与安身之所的行为,与逼上梁山的境遇类似。另有说法是从小说情节出发,认为宋江等人栖身水泊是像姜太公在渭水之滨等待文王一样等候招安,故“水浒”有潜虬暂栖之意。

  而从其小说原名《江湖豪客传》来解读,又可以得出另一种解释:“水浒”和“江湖”一样,既有自然地理上的意义,也有社会学的含义,指代一种与朝廷庙堂相对立的生存状态与意识形态,只是《水浒传》的说法比《江湖豪客传》更为古雅含蓄。其实,无论哪种说法,“水浒”二字都给人一种苍茫险远的意味,而对于这样一部主题敏感曾遭禁毁的小说而言,把典故用得扑朔迷离,反倒是一种安全智慧的选择。

  清代章回小说中还有《镜花缘》《好逑传》等以典故入书名的,都望其文可知其意。笔记小说的用典,则举袁枚的《子不语》为例。《论语·述而》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句,意思是说孔子对怪异、悖乱、鬼神等超自然事物敬而远之。袁枚这部小说有些类似于《聊斋》,专记狐鬼神怪等奇异的小故事,他认为这些东西是圣人不谈、而我偏偏要谈的,故以此命名。因为旧时文人无有不读《论语》者,袁枚将“怪力乱神”四字裁掉,只取“子不语”三字为书名,不但不影响理解,还有种歇后语的感觉,也是一种颇为诙谐有趣的用典方式。

 文章标题:每日头条新闻:古装剧起名“掉书袋” 援古就能证今?(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6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