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国章、张银兰夫妇。图:顾华夏
人民网南通12月18日电 偶遇路边弃婴,他们心慈收养;养女脑瘫重残,他们四处求医;面对生活困难,他们顶着压力,相濡以沫……34年来,尽管年过七旬的他们青丝变成白发,脚步也不再轻盈,但在这场没有终点、没有回报的马拉松长跑中,依然全身心呵护着养女……他们就是“中国好人”候选人、“江苏好人”“海安好人”王国章、张银兰夫妇。
王国章家住在海安市高新区青萍办事处东庙村28组。34年来,丈夫王国章和妻子张银兰用心中无私的慈爱,含辛茹苦照顾着收养的残疾养女王林,谱写了一曲不离不弃、不求回报的人间大爱。
时间回溯到1985年6月16日的一个中午,王国章和张银兰走亲戚经过青萍港大桥时,突然听到附近传来孩子低弱的哭声。王国章停下脚步循声找去,发现一纸盒子里面有个婴儿。孩子穿着薄薄的衣服,裹着一条橘黄色薄褥子,还有一包奶粉、一个奶瓶,旁边压着一张纸条:“请好心人收养。”
听着婴儿揪心的哭声,善良的张银兰毫不犹豫抱起来轻轻抚慰。“哄着,哄着,孩子立马不哭了,一双眼睛紧盯着我,心中一阵心酸。”心中泛起涟漪的张银兰回忆说,她那时已是一个13岁孩子的妈妈了,母爱让她忽然感觉到“孩子需要一个妈妈”。夫妻俩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于是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从此,这名被抛弃的女婴取名为王林,有了新家。王家也多了一个女儿,多了一份牵挂。就在王林一周岁时,融易新媒体,夫妻俩发现她不会翻身、不会爬、不会坐,便带她去县城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夫妻俩,孩子患有先天性重症脑瘫,可能会导致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行走,甚至基本的生活都难以自理。
医院的一纸先天性重症脑瘫的诊断书如同晴天霹雳,夫妻俩感觉天塌下来一样。一些亲友知悉后,纷纷劝他们乘早将孩子送走,将来不光看病是个无底洞,照顾也是个长期累赘,但夫妻俩断然拒绝:“这种事情我们做不出来,要是抛弃了她,她就会没命了。”
“既然进了我们家门,就得好好养她。”夫妻俩回忆,多年下来,他们带着养女四处求医,南通、苏州、上海……凡是能治疗“脑瘫”的大小医院,他们都去过了,但一直没有好转。2003年,夫妻俩带着养女前往上海一家医院求医,先后花了20多万元,积蓄用光了,还借了亲戚朋友6万多元,这给原本贫困不堪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日子过得苦些,但我们无怨无悔。”张银兰说。
在夫妻俩的卧室里,摆放着两张床。一张小床是王国章的,一张大床是张银兰和女儿的。“丫头自小就和她妈妈睡一张床,为了防止丫头长期不动身上长褥疮,她妈妈每天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帮丫头翻身。要是碰上大小便,我就帮着从床上把丫头背下床。”王国章介绍。几十年来,王国章、张银兰夫妻俩几乎没有睡过整夜觉。“我们自己累点没关系,丫头虽然脑瘫,但也得好好地活着。”夫妻俩说。
邻居钟井来说,这对老夫妻俩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个养女,吃过的苦头难以想象。由于养女丧失语言能力,身体机能也失调,只会简单的抬手、点头,吃饭、穿衣、大小便全都得老夫妻俩料理。长期以来,王国章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的几亩田就成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到农忙时,夫妻俩把养女安置在推车里带到田边,一边种田一边照料。养女不会自己吃饭,每次吃饭时,张银兰总是先把饭菜捣碎了,再一勺一勺的喂给养女吃;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张银兰就抱着养女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活动活动身子。
“这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难过的时候会发出哼哼的声音,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只要我们在世一天,我们不会让孩子受苦一天,将来怎样,根本不敢去想。”张银兰欣慰地说,孩子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一直过得幸福。近年来,随着王国章、张银兰夫妻俩年老体迈,但他们依然不离不弃,用爱托起了养女生命的希望,绽放出人性最美的光华。(王继亮 顾华夏)
文章标题:【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江苏海安七旬夫妇照顾脑瘫养女34年不离不弃】,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5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