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大摩华鑫惨淡经营十年 明星高管团队大换血能否逆袭

大摩华鑫惨淡经营十载 明星高管团队“大换血”能否逆袭

高度依赖固收业务、总资产规模不足220亿元,成立十余年的大摩华鑫已明显落伍

《投资者网》胡朝辉

作为一家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大摩(摩根士丹利)在全球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银行之一。

不过,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大摩在国内公募基金业内都缺乏存在感,尽管其早在2008年就成为了摩根史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摩华鑫)的股东之一。

不过,直到今年6月初,大摩终于通过受让股权,成功持有大摩华鑫44%的股份,并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相对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在此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大摩华鑫连续更换了包括总经理、董事长在内的高管团队。

然而,摆在大摩华鑫高管团队面前的事实是,最早成立于2003年的大摩华鑫(当时称巨田基金)旗下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尚不足220亿元,在国内已设立的142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仅列第73位。和大摩华鑫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如华宝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公司、兴全基金公司等,其管理的资产规模早已超过1000亿元。

惨淡经营

长期以来,大摩华鑫高度依赖固收业务。Wind数据显示,目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型基金规模已占总规模70%以上,而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三成,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仅为11亿元,占总规模的5%。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指数型基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近一年时间里,总规模已从4697亿元增至9180亿元。而反观大摩华鑫旗下指数型基金产品,目前总规模仅为0.52亿元。

不过,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摩华鑫旗下债券型基金规模已从2018年第二季度的约96亿元增至目前的约158亿元,增幅达60%以上。

虽然,随着今年初A股市场进入反弹,大摩华鑫旗下权益类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与同类基金相比,大摩华鑫大部分权益类基金表现一般,甚至有部分基金产品表现明显落后。例如大摩进取优选股票基金,其“今年来”收益为15.17%,同类排名“293|348”,“近一年”、“近两年”收益分别为-8.3%和-6.93%;同类排名分别为“307|324”和“173|235”。

又如大摩资源优选混合基金,截至6月26日,其“今年来”收益仅为4.55%,同类排名“695|718”,“近一年”、“近两年”收益分别为-12.52%和-13.67%;同类排名分别为“619|632”和“463|530”。

而在大摩华鑫仅有的5只股票型基金中,有3只规模均在1亿元以下;在13只混合型基金中,也有3只基金规模均在1亿元以下。以上18只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也未超过20亿元。这与大摩在全球的赫赫声名显然不相匹配。

Wind数据显示,大摩华鑫现有11名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为3.28年,其中3人任职年限不足1年。在今年4月,大摩华鑫刚刚聘任了朱睿、雷志勇两名基金经理,他们此前均未担任过基金经理职务。

自大摩入股以来,大摩华鑫基本处于微利状态,2018年公司还出现了近5年来的首次亏损。

高层为何“大换血”

6月15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发布公告称,原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周熙就任董事长一职。

周熙于2008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历任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执行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等职务,2011年起任职于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而在此前的4月27日,王鸿嫔刚刚正式出任大摩华鑫总经理一职。

资料显示,王鸿嫔曾于2004年参与组建上投摩根基金并任总经理一职。2007年10月,上投摩根旗下新发基金创下了单日认购1162.6亿的历史纪录,至今无人打破。目前上投摩根则以近1300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排在国内公募基金第31位。

在上投摩根任职期间,王鸿嫔曾将很多先进理念引入公募基金业。例如,早在2004年,上投摩根甫一成立就开展了名为“致富100”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活动高峰时曾在一年内举办200余场,广受投资者欢迎。

大摩华鑫前身为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者于2003年3月14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2008年6月,巨田基金完成股东更替,公司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其中大摩受让了中信国安信息产业持有的35%股权和巨田证券持有的5%股权;华鑫证券则受让了巨田证券持有的30%股权。

在大摩此次“上位”之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摩只能以持股37.36%屈居二股东之位,大股东则是持股39.56%的华鑫证券。而目前华鑫证券持股比例已降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