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金融界千方科技孙亚夫物联网不用说话,也能交流

  金融界:好的,谢谢您。万物互联和物联网是近几年比较火的概念。但是其实很多观众不太了解万物互联它是怎么实现的,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孙亚夫:万物互联其实是物联网,而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只不过车在不断运动过程中,在技术上,车的组网方式和物联网是不太一样的。理论上,万物互联让每一个设备都有可能会成为智能化的设备,具备自主能力也叫自我感知能力,自我交互能力,还有自我控制和管理服务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带着手机在路上走,汽车会通过手机终端知道你在哪儿,你可能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不一定要通过摄像机识别。再比如,汽车经过一个锥筒,可能不需要摄像头识别锥筒就会告诉汽车我是个锥筒,在什么位置。锥筒会告诉路测设施,这边有个任务,中心端知道了。

  以前道路施工时工人要穿反光背心,反光背心是给人看的。以后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工人穿戴的设备里有个物联网设施,会向外发送信号,这是一个施工的工人,他现在的速度和运行的位置。物联网带来的就是,每一个设备或者是设施,都能够高速和周边的设备和设施传递信号,融易新媒体,它是谁,它在干什么,这是另外一种传感。我们现在人和人之间打交道就必须说话,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不用说话也能交流。

  金融界:好的。好,谢谢孙总为我们特别形象地解释了一下万物互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比较好奇的是,在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之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应用,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孙亚夫:我认为这个不可想象了。现在物联已经开展了,比如进出社区要看绿码。未来如果手机、门禁、楼宇门禁系统全部打通的话,那也用不着扫码了,从门口一过,自动就把体温量完了,自动就知道你是谁,健康状况怎么样,自动登记。人走到哪儿,都自动识别。那么个人信息的安全权限也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未来要解决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智能门禁,全面的自动化场景,都是可能的。

  金融界:好的,谢谢孙总。刚才您也提到了,就是因为万物互联之后,信息泄露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看到两会也有专家有过这样的提案。信息隐私的问题,具体该怎么解决呢?

  孙亚夫:人类社会从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信息是要开放还是要保护,这是个双刃剑。过度保护是不利的。什么叫万物互联,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都是对等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护隐私,其实增加了很多的gap。那么技术的发展,其实是消除了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什么样的信息要保护,这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比如疫情的发展,我国首先向公众开放更多的信息,你去哪些城市,我应该能查询到。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有隐私保护法,这些事情都不允许查询的话,那我可以隐瞒。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判断哪些信息应该开放,哪些不应该开放,信息怎么样不会被滥用。

 文章标题:洞察金融界千方科技孙亚夫物联网不用说话,也能交流,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rdht/12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