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案例评选敦促金融科技创新常态化成长

  第五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监管沙盒、抗疫基因引热议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倒逼了金融机构创新,比如金融线上服务效率的提升,零接触式服务的优化等,不少创新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6月3日,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在“第五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上,新金融联盟理事长、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原行长杨凯生表示,“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不仅能很好总结这些做法,也能促进其未来的常态化、机制化发展。”

  本次评选活动由新金融联盟和金融城举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来自招商、平安等商业银行,新希望(行情000876,诊股)金服、360金融等金融科技企业的60余家机构代表,20余家主流媒体参与了线上交流,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吴雨珊主持并宣布评选正式启动。

  金融科技发展迎三大机遇

  会上,杨凯生高度肯定了前四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的成功,并总结了四个特点,“第一,参评机构与入选案例有较高的代表性。前四届评选从近300项参选案例中选出39项,参评机构与内容反映了近年来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评委由监管领导、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组成,保证了评选活动的质量;第三,坚持公正、公平、公益原则,不收取参选企业任何费用;第四,这些创新案例基本经受住了市场、监管与同行竞争的检验,侧面体现了评选活动的质量和水准。”

  疫情后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金融科技的能量前所未有的凸显出来。杨凯生表示,金融科技发展面临三大形势。首先,今年4月国家提出加大力度建设“新基建”,这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其次,央行监管沙盒的试点范围正在不断拓宽,这对引导持牌机构依法合规、守正创新,进一步营造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非常有意义,也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再次,疫情倒逼了金融机构的创新,不少做法需要常态化、机制化,通过案例评选对其做进一步总结与推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今年科技创新不同于往年的一个重要方面。

  杨凯生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中来。同时,他强调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必须尊重金融规律,注重风险防控;创新要有利于堵漏补缺,绝不能制造和产生新的漏洞与风险。

  建设智慧银行的五个重点

  杨凯生从外部形势和政策层面剖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则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做了深入分析。

  张承惠表示:“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型,转型方向是利用现代技术成为真正的智慧银行。”她指出,走向智慧银行要从五个重点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战略方向;二是流程及应用系统再造;三是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寻找提高决策效率的方法;四是重构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服务设计、风险定价、投资决策等流程;五是了解竞争对手。

  她认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行为方式。如未来的银行家可能会是一个科技专家,要让科技进入决策层,首先决策层要懂科学,其次让科技人员进入董事会。二是实现与科技公司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三是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新的监管机制,而不仅仅是打补丁。”

  针对监管改革,张承惠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加快法治体系建设,尽快填补与金融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空白,完善现有的法律框架。第二,加快监管科技的应用。监管沙盒试点应该起一个双向的作用,监管部门只是了解监管对象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现有监管规则、监管工具、监管手段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第三,加强金融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在监管沙盒的关节点,人民银行要与金融业务及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协同。

  寻找中国金融科技新锐力量

  第四届评选的获奖机构代表: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零售风险总监张慎、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掌上生活总经理巫亮和新希望金服首席执行官盛子夏分享了各自领域中金融科技最新应用情况,尤其是应对疫情的创新做法。

  张慎分享了在疫情影响下,平安银行如何运用金融科技进行零售风险管理,“通过数据来甄别疫情的影响,制定个性化还款策略,帮助客户度过难关。同时,在制定还款策略时充分考虑客户需求与银行政策的衔接,快速有效调动全行力量来执行。”

 文章标题:杨凯生案例评选敦促金融科技创新常态化成长,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rdht/12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