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呼吁并建议对社交电商非法传销行为进行强监管与立法

多方呼吁并建议对社交电商非法传销行为进行强监管与立法


  近几年来,伴随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新零售概念的兴起,网络商城、分享经济等模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花样翻新的消费返利软件也应运而生,中新融媒注意到,类似“花生日记”、“蜜芽plus”、“粉象生活”、“未来集市”等在朋友圈里并不鲜见。然而,社交电商进入发展快车道,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无保障,给消费者维权造成很大困难。


  同时,外界对社交电商模式中的多级分销、拉人头等涉嫌传销的质疑也从未中断。那么,分销社交电商的队伍日益庞大,围绕着这种新模式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这算不算新型传销呢?各界人士对此又如何看待呢?


 人大、政协代表:加大对社交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社交电商提出不少建议,其中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杨莉提交了《加强社交电商平台监管,严防假货洼地危害农村》的建议。


  “近年来,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迅猛发展,为脱贫致富打开了新门路,但随着社交电商的兴起,加之缺乏严格的政策法规监管,劣质低质产品鱼目混杂,干扰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消费市场秩序。”杨莉表示道:“由于社交电商平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且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何监管成了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认为,政府应严格区分社交电商与违法传销行为的法律界定,消除社交电商监管灰色地带。他建议:更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交电商经营的法律“高压线”,防止分销转为传销;推动《社交电商经营规范》尽快出台。针对疫情期间社交电商的行业新发展,对意见稿内容再次把控并更新,推动社交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等。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也表示:“一些通过熟人关系卖货的社交软件并未被纳入电商法监管,靠熟人推荐拼购的社交电商平台为了眼前利益打假不力,会形成假货治理洼地、破坏公平的市场秩序。”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坚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并完善全国联网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将售假店铺和个人的信息及时上传至该档案。提高对制售假的震慑力,各大电商平台也要加强协同治理,共享信息,积极落实诚信档案制度,及时清退不法商户,对包庇、默许不诚信商家的平台,应追究其相应责任。除了建立并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王坚还提出社交平台也应列入电商法的管理范畴。


 监管部门:严禁封杀或放任不管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3月,社交电商平台“花生日记”因设置会员层级最多达51级,累计收取佣金超过4.5亿元等涉嫌传销(直销)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处罚;2020年3月,广西百色市市场监管局公布消费者维权案例,指出社交电商平台“未来集市”的消费返利是传销新模式。“其要求会员及加入者交纳入门费或者变相交纳入门费,靠发展下线盈利,颇具迷惑性。”


  如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交电商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涉嫌传销,几乎是每个社交电商平台(产品)都会面临的问题。


  对此,山东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相关案件中,涉案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网络发展会员或代理,最终形成多个层级,这种经营行为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构成组织策划传销行为。


  此外,据相关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告诉中新融媒:“由于社交电商活动主要集中在线上,涉及人员广,而且其通过会员不断发展下线来引流的机制,本身与传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再加上专门针对社交电商的监管法规尚未出台,所以这些都给市场监管带来了难度。但是,难监管并不意味着不监管,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难监管更要管得住。一旦他们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监管部门也是毫不手软地出手打击。”


  去年6月,市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将加强社交电商、跨境电商以及其他网络市场新模式新业态违法犯罪行为的研判、监管和打击查处,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这也说明,监管部门正在逐渐加强对社交电商这一领域的监管。


 文章标题:多方呼吁并建议对社交电商非法传销行为进行强监管与立法,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315bgt/12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