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叔车扯快消
如果每一个创业型公司都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的话,那么对于每日优鲜来说,它的灵魂人物便是徐正。
1996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一年,一位年仅15岁的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两年后,这位80后少年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创业,主营校园寻呼机业务,虽然在校创业并不算的上成功,但创业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了他的心中。
2002年,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学霸徐正加入联想,并且一呆就是十年。在联想期间,徐正曾经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联想零售大客户,从此徐正的一只脚踏入了零售行业。在此期间,徐正的团队从4个人一直发展到2000多人,年均营收也达到了40多亿元的规模。
7年后,徐正接受上级任命,被调至联想消费笔记本事业部,徐正也在此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精细化运营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年均营收更是达到了300多亿元,徐正也成为了当时联想集团中国区最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
2010年,联想正式宣布成立佳沃集团宣布进军农业,原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陈绍鹏全面负责。两年后,徐正以佳沃集团高管的身份加入,与其一同加入佳沃的好友他的老搭档曾斌。创立不久的佳沃与庞大体量的联想不同,算的上是创业企业。回忆起在最初加入入佳沃的时间里,徐正感慨道:当时有五百天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
付出总会得到回报。十年的供应链经验加上在佳沃对农业领域的深耕让徐正看到了虽然农产品需求与供给旺盛,但缺乏有效的流通渠道的痛点。早年间那埋在徐正心底的创业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在联想集团和控股做了13年后,我决定自己做点事情。”日后徐正回忆往事道。“2015年-2025年这十年间,80/90后会成为消费人群的主力军,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有几个判断,到店消费会变成到家消费,计划性购物会变成即时性购物,海量产品会变成精选产品。”
基于对行业的判断以及自己对农业以及零售业多年的从业经验,徐正与自己的搭档曾斌于2014年创办了生鲜电商品牌每日优鲜。而彼时国内的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但垂直类电商仍存在分享互联网红利的机遇。每日优鲜的运营数据初步印证了徐正对于行业的判断。2015年,每日优鲜的GMV已经接近5亿元,一年后,其购买用户超过200万,单月销售额已突破一亿元。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刚成立的时候,红杉资本刘星就问过我,我说确确实实看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50年代美国消费升级有了沃尔玛,70年代日本消费升级有了7-11,其实在2020前后,我们说人们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徐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2017年,在生鲜赛道中迅速崛起的每日优鲜猛然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耀眼明星,在完成A+B轮共两亿美元的融资后,又拆分了无人零售业务。同年3月,每日优鲜完成C+轮融资,金额2.3亿美元。2017年8月,每日优鲜宣布其年度应收突破2.8亿元,一线城市初步盈利。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日优鲜的多次融资中,腾讯多次领投。
长跑or 2VC?风口浪尖下每日优鲜的机智与善变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雷军
从O2O到无人零售再到新零售风口下的前置仓+建筑级触达,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似乎几经变换,而每次商业模式的变化总能准确的踩中VC风口,这使得一直以行业的长跑者自称的每日优鲜被认为是2VC模式的践行者。事实上,在徐正掌舵下,每日优鲜虽然能每次都踩中风口,但也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成功。
2015年,O2O模式兴起,以外卖为代表的O2O企业一时受到各路VC资本的追捧,伴随着校园经济的成为创投圈关注的重点领域,徐正带领着每日优鲜也开始做校园推广,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此时的每日优鲜也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
随后的2017年,无人零售概念兴起,无人零售的创业浪潮也随行而至,此时的VC资本虽然仍然看不懂无人零售的商业模式,在浪潮的驱动下也纷纷涌入,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两年的无人零售风口期,VC资本的投资量已经达到460亿人民币。
2017年5月,缤果盒子第一家无人便利店开店后,就拿到了1亿元A轮融资,而在同年9月,曾经豪言“一年内要完成5000个网点铺设”的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不得不在品牌发布会上尴尬的公布158家店铺的数据。在无人便利店逐渐偃旗息鼓之时,隔壁的无人货架悄然崛起。
2017年6月,每日优鲜开始推出无人货架项目:每日优鲜便利购货柜,新业务在北京的商业网点办公区铺设,主要有常温货架、冷藏柜和冷冻柜三部分组成,为商圈内白领们提供酸奶、水果、零食等多种商品,由此,每日生鲜的业务也逐渐扩展至快消零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