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位大佬围剿微信_最新型诈骗手段

1月15日,可以称得上是社交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天。

也就是张小龙微信公开课演讲结束后的第六天,有三款社交产品在同一天上线。

它们分别是:王欣的马桶MT、罗永浩的聊天宝和今日头条的多闪

很明显,它们主要针对的都是微信。

因为多闪这个产品我没有使用,所以主要说说马桶MT和聊天宝。

1、马桶MT

出狱后的342天后,王欣带着社交产品马桶MT来了。

公司在2018年2月在深圳成立,获得了IDG和BAI领头超过三千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公司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调度系统,让每个独立的个体都能找到自我实现的通道,让万物皆可被调度。

法人代表为王欣妻子彭鹏,王欣为大股东,占股91.5%。

之所以起名为马桶,王欣是希望这款产品能够缓解熟人社交的压力。

就像你蹲在马桶上一样,可以随便吐槽、大喊。

你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不会被你的亲朋好友看到,最后冲一下,这些信息就离你而去了。

互联网三位大佬围剿微信

可以看出,这款产品会在两性、暗网交易、政治、隐私八卦群体会引起小众需求

马桶MT核心功能是匿名聊天+阅后即焚。

它不能单独加好友去1对1聊天,只能通过群聊方式,并且这个群会在1个小时候自动关闭,当然群主可以手动提前终止群聊。

马桶不会留存用户关系,只能通过关注才可进行下次聊天。

王欣在产品上线前,在微博造势说:

新的社交产品应该能让朋友圈重新建立连接,我们不再需要一款像微信一样的长连接的聊天沟通产品,建立基于场景需求的短连接,能有效降低用户在社会行为中遭受到的社交压力,解决社交实名化后最核心的痛点。

而新产品在昨天上线后,就遭到了微信以涉黄名义的屏蔽

随后王欣发布了微博:

互联网三位大佬围剿微信

原有的社交体系是:

我们每个人在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中,都有一个锚定好的人物设定,我们按照这种人物设定去沟通。

而马桶这种社交是:

让我们每个人回归到内心最深处的自己,通过去除自己伪装的一面来展现真实的自我。

这也是原有的社交体系带来的压力与需求。

在马桶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

总体来看就是,马桶通过用户对部分信息与猎奇的渴望来聚拢人脉,同时通过主打匿名让用户打破原有社交体系的压力。

问题是,这样的需求是高频吗?

依我看,马桶MT正是快播会员回报王欣的时候了。

引用小恩爱创始人黄宇韬的朋友圈分享:

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产品一旦被公众关注要面临监管整改或下架。

人性的反面是兽性,满足兽性就是满足人的魔性,满足魔性的产品一定会受到群魔爱戴,很容易达到魔性增长。但是,这样的时代已成过去,以前监管不力但现在监管部门是做的很到位的。不利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事都不能整。

当年匿名社交鼻祖,火的是一塌糊涂,创始人开心的不要不要的,随后他便发现,原本希望美好的世界,却因为他,让人世间充满了怨气和戾气,仿佛越来越多人走向了人性本恶,他的产品激发了人性恶的那一面,感到无比痛苦、羞愧,果断关停匿名社交,把融资退回给VC。

2、聊天宝

聊天宝其实就是之前的子弹短信,罗老师把这个产品改了改,就成了现在的聊天宝了。

罗老师在锤子那边供应商还没解决欠款的情况下,又开始捣鼓社交了,留下锤子的烂摊子也不管了。

而这款产品无论从名字到长相,都非常的接地气。

互联网三位大佬围剿微信

据说这款产品还拉上了中国移动,当我下载下来体验了一下产品之后,我就放心了。

这款产品不可能颠覆微信,甚至不可能颠覆任何一款社交产品

在我眼里,除了支付宝、余额宝以外,任何带有宝字的产品都是割韭菜的工具,比如钱包和E租宝。

先来看看产品页面吧。

互联网三位大佬围剿微信

且不说页面好不好看的问题,图中的9个惊叹号真是让我惊呆了。

我想说:罗老师,你的工匠精神呢?你的情怀呢?你的逼格呢?

怎么感觉这是一款微商拉人头的产品呢?

底部菜单栏里有4个项目:聊天、新闻、好东西、领钱。

聊天功能和新闻跟子弹短信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好东西里面是真有好东西,里面充斥着:清仓、秒杀、1.9包邮、天天拆红包。

这怎么可能是要颠覆社交,这简直是在颠覆拼多多和马云啊

领钱功能是:如果你从微信、微博或者其他渠道把用户拉过来,罗老师就会给你奖励金币。

如果你点评朋友的动态,以及阅读新闻都可以获得相应的金币。

罗老师的意思是你多拉下线,浙江在线新闻门户,然后鼓励下线继续拉下线,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很多金币。

这样兑换成人民币,就可以跟着罗老师一起实现财富自由了。

也就是聊天宝是集与趣头条、拼多多、子弹短信于一身的社交、购物、拉人头的平台

张小龙前脚说微信要善良,要极简,后脚罗永浩就做了一个八爪鱼,还能让用户赚钱。

就问你们怕不怕。

而这四个赚钱功能,没有一个是罗老师开发的

聊天接入的是网易云信,好东西接入的是拼多多,其他两个复制的是趣头条和微商。

如果聊天宝能成功,那么罗老师可以名正言顺的重新定义“网络诈骗”了。

我记得罗老师当年说过,利诱别人去打扰他们的好友,是终极之low。

现在这种终极之low就像他买星巴克时一样,狠狠地自己打脸。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罗老师。

毕竟他是在人生不同时期,说了当时自己相信的话而已。

罗老师太低调,低调到今天的发布会不会对外卖票。

为什么不会卖呢?

因为怕他欠钱的那些供应商找上门来。

所以来的人,都是针对邀请的锤粉。

其实这个事情里要躺枪的没准是中国移动。

他们曾经做了一款社交产品叫飞信,对标的就是微信,最后死了。

可能不服气吧,现在准备支持罗老师继续打微信。

我劝中国移动要想清楚,要知道你们的合作伙伴到底现在是什么情况。

毕竟罗老师在成都还欠着政府6个亿呢。

最后我想说,其实无论这三款产品发展成什么样,最终用户场景一定是这样:

咱们聊的还挺好,要不加个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