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称1000余人被拖欠4个月工资,华泰汽车独家回应:恶意抹黑

  “关于华泰(汽车)拖欠工资等消息都是不实内容,该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部分因绩效考核不及格被劝退员工的恶意抹黑。”

  近日,华泰汽车内部员工向媒体发出的一封求助信将华泰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信中称,华泰汽车已经拖欠1000多人4个月(2018年9月-12月)的工资,且公积金和社保也没有按照实际工资金额缴纳,而是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缴纳。年关将至,公司至今尚未给予员工任何解释和说法。

员工称1000余人被拖欠4个月工资,华泰汽车独家回应:恶意抹黑

  1月22日,华泰汽车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回应:“关于华泰(汽车)拖欠工资等消息都是不实内容,该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部分因绩效考核不及格被劝退员工的恶意抹黑。”

  资金问题早现端倪

  事实上,这并非华泰汽车第一次因欠薪出现在公众视野,进入2018年后,华泰汽车多次被卷入劳动纠纷。企查查显示,华泰汽车因劳动者争议纠纷案由被起诉的案件共计10起,只有一起发生在2016年,其余全部集中发生在2018年,另外,其因劳动者争议纠纷案由起诉他人或公司的共计9起。

  上述向媒体求助的华泰汽车内部员工表示,由于2018年销量下滑严重,华泰汽车很多项目陷入停滞,甚至还撤销了销售公司。

  不仅是内部员工,华泰汽车供应商也在公开渠道上控诉华泰汽车拖欠供应商的开发款、货款、模具费等,华泰汽车一位供应商表示,“我们公司华泰的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最新开发的项目也半途而废了。”

  实际上,华泰汽车的资金链问题早已现出端倪,旗下子公司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在2017年便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2018年年末,其旗下天津恒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此外,因旗下多家公司未履行给付义务,华泰汽车法定代表人苗小龙也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

  在此情况下,华泰汽车2018年还斥资31亿元收购了曙光股份(600303,股吧),这是一次高溢价收购,股权转让价是重组前股价8.85元的2.6倍,华泰汽车因此次收购浮亏超19亿元。

  而且,华泰汽车已将其目前持有的全部5.28%的曙光股份股票分两次质押用于融资周转。

  从销量上看,华泰汽车并没有“财大气粗”的资本。乘联会数据显示,东浙网在线,2012年-2016年,华泰汽车销量数据表现均不温不火,一直处于3万辆-7万辆的销售量级上;2017年,华泰汽车依靠2018款圣达菲实现逆袭,成功突破10万辆销量大关,达到13.26万辆,增幅达81.61%。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华泰汽车2018年累计总销量为12万辆,同比下滑9%;其中新能源汽车5.3万辆,同比大增328.1%,占其总销量的43.7%。若单看燃油车,华泰汽车2018年销量仅为6.8万辆,同比下滑43.5%。

  “铁打的家族管理层”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拖欠员工薪资方面,即使真如华泰汽车所说,是因为员工恶意抹黑,那也侧面反映出公司的管理并不规范。

  对于华泰汽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业内有人戏称为:“铁打的家族管理层,流水的职业经理人。”

  公开资料显示,华泰汽车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在华泰汽车股权结构未变动之前,华泰汽车董事长张秀根和其子张宏亮分别持有华泰汽车24%、76%的股权,公司被严格控制在张氏父子二人手里,上文所提苗小龙也是张秀根的妻弟。

  在这样的家族企业中,华泰内部家族管理层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或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华泰汽车与曙光股份的收购案中,有消息称,双方曾互相指责对方,欲将合作未达指定目标的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据不完全统计,自华泰汽车创立以来,仅华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就换了10多个,最长任期不足3年,最短任期不足2个月,其中,不乏华晨金杯销售公司原总经理刘志刚、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原销售总监王惟这样的业内“能人”。

  华泰汽车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是如此。2017年5月,华泰新能源董事长郑兆瑞与总经理王朝云在同一天离职,任职时长分别为3个多月和8个月。

  2018年12月,华泰汽车低调变更了其股东结构,张宏亮退出,目前其股权结构为张秀根持股99%,苗小龙持股1%。当时,有媒体猜测,华泰汽车可能会有大动作,但华泰汽车内部人员否认,称只是张氏家族内部单纯的股权转让,对运营并不会有影响。

  (国际金融报记者 肖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