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实时热点:四川婴配乳粉监管打出创新“组合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围绕严防严控严管婴配乳粉安全风险,确保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认真落实总局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着眼源头治理,主动作为,创新开展了婴配乳粉风险监测和溯源核查工作,全面防控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风险,取得明显成效。


  溯源核查消除风险隐患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要求,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所有环节可有效追溯。“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溯源信息,现场检查时用手机保存下来的。”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扫码就能看到关于这罐奶粉的全部信息,融易新媒体,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规格、批次、生产日期、有效期等,还附有检验报告,包括里面的勺子,所有信息都在这里,消费者现场就可以‘验明正身’。”


  据了解,信息溯源是对婴配乳粉监管的强制要求,正在陆续落实中。为了更好地推动溯源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和走私行为,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婴配乳粉溯源核查,也就是属地监管人员与抽样人员一道,通过现场问询、查验票证、电话查询、网站查询和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对市场上销售的婴配乳粉进行抽样溯源。


  “过去抽检就是把产品抽取回来检验,四川将溯源核查与监督抽检结合起来,不仅要检验,还要溯源核查是不是正品,有没有假冒。监管人员亲自到市场上去购买样品,现场就扫码。这样既可以检验质量是不是安全,同时还可查看货是不是正宗。”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处负责人说。


  今年首次溯源核查,就对全省21个市(州)的120批次婴配乳粉抽检样品进行了追溯,婴幼儿配方乳粉29批次,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91批次,占比37%;乡村76批次,占63%。原产中国100批次,占比83%;进口20批次,占比17%。溯源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规格型号、保质期、执行标准、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等八大项内容。


  溯源核查发现,其中119批次均能有效追踪至国内生产厂家或进口经销商,只有1批次进口食品未有效溯源。


  针对发现的问题,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着手调查处理,防止风险扩大。该批次婴配乳粉的受检单位为威远县严陵镇汇典孕婴用品店,产品外包装上没有二维码,也没有厂家官方网站。抽检人员现场咨询厂家,但是电话无人应答。于是抽检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填写追溯表,移交内江市威远县市场监管局核查。


  接到省局核查指令后,威远县市场监管局两次赴该店现场核查,终于查出了问题原因。原本该罐奶粉有自带贴于罐底的贴条,贴条上带有追溯二维码,但因为该店前段时间举办了一个大型活动,为了消费者能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将贴条揭下用作了奖品兑换依据,导致溯源二维码缺失。幸好该奶粉罐底有钢印的独立DCTA身份证号,身份证号与贴条上的号码一致,揭开贴条可见厂家官方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可以溯源。目前已按规定进行处置,有效预防和消除了婴配乳粉销售环节风险隐患。


  主动作为斩断隐患源头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国家安排监督抽检的基础上,主动开展了婴配乳粉风险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在对上述120批次婴配乳粉抽检中,发现个别羊奶粉存在异常指标,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限时报告方式向市场监管总局作了报告,并向生产企业所在地进行了通报,最终对问题产品及时采取了下架、召回等措施,及时阻断了风险扩散,并配合总局对企业召回进行了延伸抽查。此举受到总局高度重视和肯定。


  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处负责人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指标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风险监测发现的异常指标问题,有效弥补了监督抽检的缺陷,对于预防和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标题:2019实时热点:四川婴配乳粉监管打出创新“组合拳”,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5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