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请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由于广州地区气候潮湿温热、地处珠江出海口,适合菌类生长,为防止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请广大群众、农产品经营者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捕捞、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生长分布广泛,已知有400多种,常见能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


  华南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


  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大青褶伞)。通常出现在山区、植物园等林下及草丛等地方。


  白毒伞


  铅绿褶菇


  近年来,广州白云山、华南植物园、帽峰山、天鹿湖、火炉山以及萝岗、花都、增城、从化等山区都有发现白毒伞、裂皮鹅膏、灰花纹鹅膏菌等剧毒蘑菇生长。


  广州常见剧毒蘑菇种类


  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裂皮鹅膏、铅绿褶菇(大青褶伞)、近江粉褶蕈等。


  白毒伞


  灰花纹鹅膏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铅绿褶菇


  近江粉褶蕈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不同地区、季节和生长条件会生长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其毒素因蘑菇种类不同而各异,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毒类型可分为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猝死型、溶血型)以及毒性强度不一的(胃肠炎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神经精神型等)。


  一般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出现溶血、急性呼吸衰竭、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目前对有些剧毒中毒类型尚无特效疗法,死亡率高。根据不同毒蘑菇种类(不同的中毒类型),尽早对症救治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为预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请大家谨记


  1


  不要轻信个人“经验”和民间方法来鉴别毒蘑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加工食用,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2


  任何食品经营者不得售卖和制售野生毒蘑菇。公众如发现违法经营野生蘑菇的行为,请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


  3


  如发生食用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并立即送医救治。 

一些流传的“经验方法”

 

对错

 

真相

 

以前吃过“同样”的蘑菇不会中毒。

 

×

 

外观相似的蘑菇,也可能是不同品种,或者发生变异,甚至可能被有毒物质污染。

 

鲜艳好看的蘑菇有毒,色淡普通的蘑菇没毒。

 

×

 

难看的蘑菇也可能有毒,颜色鲜艳的蘑菇也有可食用的。

 

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的有毒,没变颜色的没有毒。

 

×

 

实验证明毒蘑菇与银器、生姜等同煮不一定变黑。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

 

 文章标题:@所有人,请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food/169095.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