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车企频推保值回购 是真划算还是新噱头

车企频推保值回购 是真划算还是新噱头

2024-06-21 23:18:58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文章导读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价格战”方兴未艾,汽车企业希望通过更富有诚意的举措打动消费者。近期,多家市场主流车企尤其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车辆保值回购计划,基于...

  当前,融易新媒体消息,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价格战”方兴未艾,汽车企业希望通过更富有诚意的举措打动消费者。近期,多家市场主流车企尤其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车辆保值回购计划,基于2年或3年的车龄、根据不同车型返还消费者一定比例的购车费用,以此缓解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保值率偏低的普遍忧虑。

  这项遭车企大肆宣传的“诚意举措”能否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侦查。

  保值回购激起波澜

  如今,从购车成本到车辆续航里程,从充电体验到售后服务,新能源车在整体产品实力上已经和传统燃油车处于同一水平,部分指标表现甚至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不过,保值率偏低仍旧是新能源车为数不多但关系到每一位新能源车消费者核心权益的“痛点”。

  很多车主反映,虽然新能源车用车期间成本不高,但卖车时车辆价格折损幅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全生命用车周期的成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3年车龄新能源车平均保值率为50%,考虑到部分车型市场保有量低及产品实力有限等因素,不少新能源车在使用3年后保值率跌破30%。这与传统燃油车相对稳定的保值率形成鲜明对比,以一款市场上保有量较大的合资品牌中级轿车为例,其使用6年后保值率仍能维持在45%左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能源车整体产品实力大幅提升、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好感度和认可度快速攀升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不保值’现象尤为突出,这成为新能源车综合竞争力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现状,多家车企针对旗下新能源车推出了保值回购计划。

  其实,消费市场对于车企推出的保值回购政策并不陌生。前几年,一些市场边缘化车企就曾推出过该项政策,但因品牌影响力有限,并未激起太多波澜。此次多家主流车企的加入,让新能源车保值回购广受关注。

  4月初,特斯拉针对中国地区的Model S和Model X车型推出了一项保值承诺权益,允许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3年后以45%的开票价格回购车辆。此后不久,上汽大众推出ID.Care保值包,针对旗下ID.家族全系车型提供3年60%车价保值回购。6月初,凯迪拉克针对旗下车型IQ傲歌推出最高八折3年保值回购政策(3年后继续选择凯迪拉克车型),若不再选择最高可享七折回购。

  门槛重重未必划算

  不难看出,车企寄希望于通过保值回购稳住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心。消费者若选择保值回购,是否如宣称的那般划算?

  很多人认为车企推出的保值计划是减少保值率低担忧、提升车辆竞争力的最佳解决方案,相关政策出台后也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北京00后消费者许楚涵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我比较关注车企推出的保值回购计划,花较少的钱实现两三年换车对我而言极具吸引力。”

  实际情况是否真的那般美好?记者了解到,消费者享受厂商保值回购政策普遍面临着较高的门槛。

  以特斯拉为例,其推出的“限时保值承诺权益”规定,保值车辆在其机动车登记证书上显示的所有权人从乙方变更为车辆回购方(过户)之前,不存在甲方单方认定的严重损伤,包括但不限于:保值车辆没有经过非原厂大规模改装(包括但不限于全车喷漆改色……),保值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或结构性部件维修或更换(包括但不限于左右底大边、不可拆水箱框架……),且保值车辆没有泡水、涉水、火烧记录,以及保值车辆没有气囊爆出或气囊模块安装更换记录等。

  按照特斯拉官方要求,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出现上述任何情况,最终回收价格都要按实际车况相应降低。考虑到二手车市场保值率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导致车况受到影响,这样的要求符合常理。

  不过,这只是消费者选择回购车辆的第一道门槛。特斯拉“限时保值承诺权益”还规定,乙方确保提交保值车辆检测之日,保值车辆表显里程的总里程数小于12万公里。该细则下方“针对保值车辆的回购价格,甲乙双方同意”中又提出,若保值车辆行驶里程超出每年1.5公里,最终回购价款将针对超出部分以1.75元每公里的比例降低(超里程减损金额)。无疑,这进一步限制了消费者的用车生活。

  倘若超出规定行驶里程,消费者面临着高额的减损金额。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消费者购买一辆市场售价68.49万元的Model S后轮驱动版车型,驾驶车辆3年行驶里程11.9万公里(符合保值车辆行驶总里程要求),需额外抵扣“超里程减损金额”12.95万元。这意味着,即便车辆在整个使用周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以45%的开票价格回购车辆,最终回收价格也将跌破20万元大关,仅为19.3万元左右。若假设特斯拉上述保值回购政策覆盖其最热销车型的Model 3,消费者选择保值回购的话,在失去车辆所有权的同时,很可能还要遭特斯拉“倒扣”费用。

  实际更像营销噱头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换新”正当时 政策红利激发多层次消费需求

“618”购物节期间,全国各地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一场“换新”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绿色消费...

2 车企频推保值回购 是真划算还是新噱头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价格战”方兴未艾,汽车企业希望通过更富有诚意的举措打动消费...

3 应对高温天气 各地加大电力保供守护“清凉一夏”

连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较快增长。中央气象台6月17日6时继续发布高...

4 北京拟给直播带货“立规矩” 以“全网最低价”误导消费者行不

直播带货从业人员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保健品、不得以“全网最低价”等...

5 高密度互连板需求旺盛 印制电路板行业迎新机遇

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高密度互连板(HDI)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遭称作“电子产...

6 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中新社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刘贤)16日在重庆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

7 1-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2.8万台 同比上升15.8%

据中国充电联盟6月14日消息,2024年5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今日公布。2024年...

8 北京去年以来共查办侵权假冒类案件7717件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4日发布消息,2023年以来,北京市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办侵权假冒类案件...

9 小米两名国际业务部地区总经理遭辞退,涉嫌虚构外包业务和索

又一家互联网大厂通报内部反腐。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小米集团内部发布通报,对两起涉...

10 提升乘车体验、超级环线登场……我国高铁迎来多项“新动作”

6月15日,我国高铁迎来多项“新动作”: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在京沪高铁上线运...

1 “换新”正当时 政策红利激发多层次消费需求

“618”购物节期间,全国各地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一场“换新”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绿色消费...

2 车企频推保值回购 是真划算还是新噱头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价格战”方兴未艾,汽车企业希望通过更富有诚意的举措打动消费...

3 应对高温天气 各地加大电力保供守护“清凉一夏”

连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较快增长。中央气象台6月17日6时继续发布高...

4 北京拟给直播带货“立规矩” 以“全网最低价”误导消费者行不

直播带货从业人员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保健品、不得以“全网最低价”等...

5 高密度互连板需求旺盛 印制电路板行业迎新机遇

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高密度互连板(HDI)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遭称作“电子产...

6 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中新社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刘贤)16日在重庆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

7 1-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2.8万台 同比上升15.8%

据中国充电联盟6月14日消息,2024年5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今日公布。2024年...

8 北京去年以来共查办侵权假冒类案件7717件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4日发布消息,2023年以来,北京市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办侵权假冒类案件...

9 小米两名国际业务部地区总经理遭辞退,涉嫌虚构外包业务和索

又一家互联网大厂通报内部反腐。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小米集团内部发布通报,对两起涉...

10 提升乘车体验、超级环线登场……我国高铁迎来多项“新动作”

6月15日,我国高铁迎来多项“新动作”: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在京沪高铁上线运...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