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2023-04-04 12:31:01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大者愈大”,中国制造业靠什么形成了这样的规模优势?如何找到新的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7%,电气机械和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大者愈大”,中国制造业靠什么形成了这样的规模优势?如何找到新的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9%,表现亮眼。

  部分细分行业加快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支撑了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据统计,化学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代表新兴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增加值占比从2010年的6.5%上升至2021年的7.6%,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表现相对平稳。

  “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加快崛起共同支撑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张,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说。

  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对于中国是否还是“世界工厂”的讨论热度很高。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在中国建厂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吸引各类资本来投资建厂,形成了中国制造业在产能和产量上的规模优势。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经历了两次大蜕变,第一次是依靠庞大的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原材料、土地和能源优势、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优势等,吸引了全球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实现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环节向我国梯度转移,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面向我国市场的产品制造和面向全球市场的“三来一补”等产品制造,企业更看重的是我国工厂的成本优势。

  第二次是靠产业链集群优势、物流供应链优势、生产技术优势、产业工人优势、产业配套环境和政策优势等,实现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在我国的布局,融易新媒体,企业的产品制造既面向我国市场也面向全球市场,我国工厂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双重优势。

  当前,从区域上看,各地都积极发展制造业。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优势大省地位继续巩固,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中部地区和部分西部地区迅速崛起,四川、安徽、江西等在全国制造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接续工业增长的“后起之秀”。“从区域上看,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若干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成为拉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关兵说。

  辩证看“大”与“强”

  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

  业内常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因而不少人认为规模优势并没有多大用处。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制造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有一个很重要的“干中学”效应,很多产品生产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在生产中完善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中生产效率的优势就有了重要基础,这包括产业配套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等,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我国制造业的“大”为“强”提供了坚实基础。赵刚认为,“大”使得我国制造业形成了规模经济优势,很多产品订单只有在我国才能实现大规模、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例如,同样一个机电或装备类产品在中国制造,原材料充足、磨具能就近配套、整机可实现量产。

  “大”能为制造业技术进步提供更多资金、人才和应用场景,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设计、高端生产装备、先进工艺设计、先进基础材料水平,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大”还能为中国品牌崛起提供更多有力支撑。近年来,中国制造正在成为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的代名词,为中国本土品牌做大做强并形成全球影响力打好了基础。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车主留意!油价或迎年内第三降 估量加满一箱少花13.5元

3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年内第三次下跌...

2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

3 月内国资委与六地共话央地深化合作 下一步将瞄准新兴产业发力

在彼此都有着强烈合作意愿的情况下,2023年央地合作进入新阶段。 今年2月份国资委印发的《...

4 航运市场遭遇“惊涛骇浪” 企业亟需风险管理工具

2023年以来,航运价格连续走低,部分航线收益已经无法覆盖成本,一些航运物流企业甚至开展...

5 山东将对水泥行业实施不同化电价

近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出台针对水泥企业的差别化电价政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水泥...

6 需求不及预期 国内锂盐价格持续回调

2023年以来,海内锂盐价值一连下探,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破26万元/吨。业内人士暗示,海内新...

7 AI生成的合成图像泛滥且真假难辨 政策监管势在必行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全副武装的纽约防暴警察按倒在地的图片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泛...

8 困在投诉里的小哥,怎么“跳”出来?

面对不合理的投诉和差评,不少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反映,通...

9 马斯克等全球千名科技人士联名呼吁暂停更强大的AI开发

最近,有关ChatGPT和人工智能,几乎每天都有新闻。随着更“聪明”的GPT-4发布,人们对技术的...

10 287万人次,13915车! 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装车数创新高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287万人次,创今年以来...

1 车主留意!油价或迎年内第三降 估量加满一箱少花13.5元

3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年内第三次下跌...

2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 “双轮”驱动量质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

3 月内国资委与六地共话央地深化合作 下一步将瞄准新兴产业发力

在彼此都有着强烈合作意愿的情况下,2023年央地合作进入新阶段。 今年2月份国资委印发的《...

4 航运市场遭遇“惊涛骇浪” 企业亟需风险管理工具

2023年以来,航运价格连续走低,部分航线收益已经无法覆盖成本,一些航运物流企业甚至开展...

5 山东将对水泥行业实施不同化电价

近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出台针对水泥企业的差别化电价政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水泥...

6 需求不及预期 国内锂盐价格持续回调

2023年以来,海内锂盐价值一连下探,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破26万元/吨。业内人士暗示,海内新...

7 AI生成的合成图像泛滥且真假难辨 政策监管势在必行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全副武装的纽约防暴警察按倒在地的图片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泛...

8 困在投诉里的小哥,怎么“跳”出来?

面对不合理的投诉和差评,不少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反映,通...

9 马斯克等全球千名科技人士联名呼吁暂停更强大的AI开发

最近,有关ChatGPT和人工智能,几乎每天都有新闻。随着更“聪明”的GPT-4发布,人们对技术的...

10 287万人次,13915车! 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装车数创新高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287万人次,创今年以来...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