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穿小鞋”坐冷板凳 大幅降薪强行调岗 一些企业逼人离职丑态毕露

“穿小鞋”坐冷板凳 大幅降薪强行调岗 一些企业逼人离职丑态毕露

2022-12-07 12:52:02来源:法治日报

文章导读
● 企业逼人离职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大幅降薪、调离岗位、变更工作地点、安排过重的工作任务等 ● 企业逼迫员工,让其主动提出离职的做法,目的在于回避相关法律规定的企业辞退员工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种逼迫离职的做法不仅对员工造成伤害,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 建立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劳动者应多掌握相关劳动法知识,以便在遇到企业逼人离职的情况时,可以应对自如。用人单位也要健全...

  ● 企业逼人离职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大幅降薪、调离岗位、变更工作地点、安排过重的工作任务等

  ● 企业逼迫员工,让其主动提出离职的做法,目的在于回避相关法律规定的企业辞退员工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种逼迫离职的做法不仅对员工造成伤害,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 建立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劳动者应多掌握相关劳动法知识,以便在遇到企业逼人离职的情况时,可以应对自如。用人单位也要健全人事管理机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依法管理员工关系,行使企业自主用工权

  整个办公室里,所有人的椅子都是正常的办公椅,只有其中一个位置的座椅被换成了红色塑料凳;坐在这个座位的员工,被要求在原有工作之外,不仅要承担其他员工的一些工作任务,还被安排清理一周的厕所和垃圾……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其所在公司老板用各种方式逼迫一位同事离职。根据爆料,该公司老板想让其同事接手离职员工工作内容,本就处于高强度工作下的同事不愿意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便拒绝了老板的要求。该老板为报复并逼该员工主动离职,遂作出上述一系列安排。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企业逼人离职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大幅降薪、调离岗位、变更工作地点、安排过重的工作任务等。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企业逼迫员工,让其主动提出离职的做法,目的在于回避相关法律规定的企业辞退员工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种逼迫离职的做法不仅对员工造成伤害,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但现实中存在取证难、维权难等问题,亟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等,从而逐渐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部分企业不愿赔偿

  千方百计逼人离职

  在广东省广州市工作的刘念(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用心经营的事业被新来的领导全盘否定,对方用各种手段想让她主动离职。

  30岁的刘念在某私营医疗机构已经工作4年多,从普通的销售做到了销售主管的位置。今年8月,新领导上任,不知为何对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能力各种挑刺。

  “刚开始,他一直否定我的工作方案,但是又不直接说到底哪里有问题,也不给出具体解决方案。没有他的批准,我的工作很难开展。”刘念说,起初她以为领导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这个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她的所有工作几乎都陷入停滞。她去找领导沟通,希望对方能给出准确提示,可对方只强调她的工作不符合岗位要求。

  之后,针对更是接踵而至。因为所在公司是医疗企业,会有不定期的卫生检查,以往公司都会提前通知,而这次该领导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以卫生检查不合格为由,罚了刘念1000元;在与刘念的沟通中使用侮辱性语言,进行口头谩骂等。

  刘念还听到该领导和其他人频频议论自己,说“她赖着不走,目的不就是想找公司讹钱吗”。

  在这场博弈中刘念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实际职权被架空,手下的团队成员全部被收走,作为销售,她无法创造任何收益,也无法拿到任何提成,这直接导致其收入与之前相比骤降70%。刘念的孩子刚满一岁,她不仅要养育幼儿,还要与丈夫一起承担房贷、车贷等开销,用她的话说,“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领导通过职场PUA(指职场中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控制)让刘念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她会忍不住反复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真的有问题。所幸家人朋友不断开解,才让她从自我怀疑中走了出来。

  记者近日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以“被逼离职”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和刘念有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用人单位逼人离职的主要方式包括克扣工资、调离岗位、职场PUA冷暴力、安排过重的工作任务等。

  网友“萌萌”说,公司为了逼她离职,软硬兼施丑态毕露,“先是明里暗里打听我有没有离职的想法,然后给我高绩效考核压力,之后公开表示对我的工作能力不认可,号召其他同事一起孤立我”。面对公司的步步围剿,“萌萌”不堪忍受,最终选择离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介绍说,我国劳动合同法采取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时事由法定、程序法定和结果法定的立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过失性辞退或无过失性辞退的法律依据,同时遵守书面通知劳动者、通知工会以及提前预告等程序。用人单位在员工无过错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时,还需要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四部门: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和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

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为巩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果,加大常态化...

1 四部门: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和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

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为巩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果,加大常态化...

2 摩托上路酷又爽 违反交规当思量 记者调查摩托车交通违法突出

12月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 摩托车是群众...

3 假冒绿通车辆偷逃高速费710余万元

近日,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检察院在一起涉案金额710余万元的假冒绿色通道车辆偷逃高...

4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挑战与应对

数字商业的快速成长敦促新业态、新模式不绝涌现,对国际法则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需求。...

5 世界首条高寒地域高铁10岁了 已运送游客6.7亿人次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铁,12月1日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来,哈大高铁成功应对...

6 扎克伯格也开喷苹果:应用商店影响过大 大钱都被你赚了

扎克伯格也开始公开指责苹果的应用商店政策。 当地时间11月30日, 《纽约时报》的Dealbook峰会...

7 孙春兰强调 总结基层经验做法 推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日在国度卫生康健委召开座谈会,听取防控事情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

8 奈雪、元气丛林、名创优品...为何相继撕掉“日式标签”

走高端奶茶路线的“奈雪の茶”悄悄改了名字。 近日,有网友称,当地奈雪新店招牌将原本的...

9 新能源车“国补”退场倒计时:车企频打保价牌

连月销量倍增,让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迈过600万辆大关已无压力。同时,伴随新能源车推广...

10 新冠检测企业众生相:暴利、风口、监管墙

“业绩比往年好,或许增长了80%。”从财富链上,就能看到核酸检测赛道的火热。行业成长如...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