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金融头条】大湾区“修渠” 中外资银行蓄势 居民跨境理财待发

【金融头条】大湾区“修渠” 中外资银行蓄势 居民跨境理财待发

2021-05-17 20:12:48来源:经济观察网

文章导读
大湾区的中资、外资金融机构均视大湾区为未来的粮仓,遂加快区内业务部署。...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老盈盈  在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跨境理财已经万事俱备,只待择机启动。

跨境理财通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不言而喻。继股票、债券和基金后,大湾区居民即将迎来投资理财产品的新渠道。

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个全球商业银行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不仅是个人资产配置海外投资即将开启新篇章;这里的内外资金融机构,也即将面临一轮机遇抢夺与正面较量。

在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看来,大湾区的中资、外资金融机构均视大湾区为未来的粮仓,遂加快区内业务部署。

筹划近两年,5月6日,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出炉,机构人士认为新版的实施细则整体内容非常具体、详实,内地与港澳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理财的大幕即将拉开。

目前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时期,各界预计咨询期过后的短时间内便将正式落地实施,或有望在年内落地。

但不可忽视的是,内地和港澳理财市场存在的差异。内地银行理财多以低风险产品为主,港澳地区的理财则相对复杂、风险成本更高。打通理财市场,内地居民投资港澳地区的理财产品,他们能够把握住国际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机遇么?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红利么?

大湾区金融市场的新机遇

从制度设计到跨境理财通新机遇的时间跨度是两年。

中行筹备跨境理财通已有一年时间。中国银行个人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何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总行领导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去年试点公告发布之后,总行第一时间牵头成立了跨境理财通的专项工作组,包括总行相关部门,粤港澳大湾区各分支机构,以及综合化经营公司。行领导牵头召开专题会,统筹推进业务筹备工作。

自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概念首次提出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跨境理财通的制度设计逐渐完善。

2019年2月,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提及“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跨境投资及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方式与渠道”等表述,引发市场关注。

2020年5月14日,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0〕95号),首次正式提出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2021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澳门金管局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内容涉及监管信息交流、执法合作、投资者保护、联络协商机制等方面。

2021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正式出炉。历时两年多,跨境理财通即将迎来正式落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跨境理财通将进一步拓宽大湾区居民和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渠道,除了股票、基金外,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投资香港地区的银行理财产品,可配置的产品和方式更加多元,可以更充分更深入的把握国际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机遇。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领域进一步放开,将拥有更多渠道投资人民币资产,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对于内地商业银行来说也将迎来业务发展新机遇。“理财产品客源将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财富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有望提升。而且账户设立具有排他性,意味着理财通业务将为银行带来高黏性客户,或将促进其他金融业务增长。“王有鑫说。

何颖认为,中银集团在大湾区深耕多年,有较好的业务基础,各项业务在大湾区市场份额位居前列。“我们计划首先与中银集团旗下的分支机构合作。同时根据实施细则,我们也保持开放态度,欢迎与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合作。”

国内大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有先行优势的股份行,蓄势待发、跃跃欲试,希望在第一时间推出产品;另外记者了解,汇丰、恒生中国、渣打等外资银行也积极谋划布局。

“对香港市场而言,理财通可直接将银行潜在客群规模由700万人大幅增值至7000万人。若市场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具吸引力的理财产品,该投资配额可在见顶后得以提升。”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跨境理财通将为香港带来更多的内地客源和业务,由此扩大香港财富管理市场的腹地和辐射范围,吸引更多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在香港投放新的资源,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香港财富管理业面向大湾区,提供无缝衔接的跨境金融服务。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