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中泰证券:各地社会融资分化加剧现象剖析

中泰证券:各地社会融资分化加剧现象剖析

2021-05-12 18:27:34来源: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文章导读
【中泰证券:各地社会融资分化加剧现象剖析】地区社融统计是反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一面镜子,特别是永煤违约...

  地区社融统计是反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一面镜子,特别是永煤违约事件发酵导致区域信用分化背景下,各地区新增社融增长趋势和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

  社融增速回落,债券成主要拖累。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3月末社融存量增速降至12.3%,延续去年11月以来信用扩张放缓趋势。从结构上看,一季度新增社融主要来自人民币贷款的贡献,同比多增近6600亿元;相反,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均少增超90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回落尽管受到永煤事件冲击影响,但更多是回归常态,如果对比2019年一季度,仅少增636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少增主要受新增地方债发行节奏滞后的影响。

  少数地区维持正增长,分化加剧。从一季度新增社融同比增速看,仅10个省市维持正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大幅下滑地区,如海南(-81.0%)、天津(-73.1%)和甘肃(-58.5%),其中海南一季度表内贷款、表外三项、债券融资等主要分项均明显收缩,天津和甘肃虽然表内贷款同比多增,但未能对冲非标、债融下滑幅度。一季度区域社融集中度呈现“强者恒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等五省市新增社融规模合计占比超过51%,同时排名前十省市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而排名后十省市占比则下降2.9个百分点至5.5%。

  哪些地区需要特别关注?1)一季度大多数地区表内信贷同比多增,成为新增社融的重要支撑,而福建、安徽两省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减弱。2)信用分层背景下,市场情绪较为谨慎,各省市企业债券融资“两级分化”。天津、山西、河北、河南、云南等5省市企业债券融资不仅同比大幅下降,而且绝对规模净减少,区域内弱资质主体再融资压力较大。3)“非标转标”背景下,一季度湖南、安徽、福建、青海等省出现表内贷款下滑+非标正增长的情况,可能由于银行融资渠道收窄导致企业被迫转向表外融资。4)辽宁、江苏、新疆等省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排名靠前,可能对应较大的隐性债务化解压力。

  启示:从区域社融统计看,受益于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表内贷款投放成为一季度对冲非标收缩和债券融资下降的重要手段,这也符合日前央行研究报告中“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企稳不是因为信贷收缩”的提法。永煤事件后区域信用分化加剧,但今年一季度金融资源区域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新增社融规模收缩或者结构恶化,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一季度再融资债集中发行结束后,近日贵州宣布于5月13日发行69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在建制县试点范围扩大背景下,置换债发行可能增加年内地方债供给的不确定性。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金融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区域不平衡。永煤违约事件持续发酵后,部分区域公开市场债券融资面临较大困难,债务可持续性和信用风险值得关注。一季度地区社融统计数据刚刚公布,各地区新增社融增长趋势如何,有哪些结构性变化需要关注?

  一、社融增速回落,债券成主要拖累

  一季度信用扩张速度放缓,但社融新增量并不少。从全国层面看,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3月末社融存量增速降至12.3%,较去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高基数影响下,延续了去年11月以来信用扩张放缓趋势。不过,一季度社融新增量高达10.24万亿元,虽然少于去年同期 (11.11万亿元),但仍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

图片

  表内信贷贡献较大,债券融资同比少增1.8万亿。从结构上看,一季度外币贷款、表外三项、股票融资等主要分项相比去年同期变化较小。社融增长的支撑主要来自表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6600亿元;相反,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均少增超9000亿。实际上,企业债券融资回落尽管受到永煤事件冲击影响,但更多是回归常态,因为如果对比2019年一季度,仅少增636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少增主要是受新增地方债发行节奏滞后的影响。

图片

  二、少数地区维持正增长,分化加剧

  一般而言,各地区新增社融量与GDP大致成正比,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化,如一季度江苏、广东、浙江地区社融增量均超万亿元,而青海、海南、西藏地区不足200亿元,因此直接比较绝对规模意义不大。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