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中银基金李建:坚持受托人责任 为客户追求绝对收益

中银基金李建:坚持受托人责任 为客户追求绝对收益

2020-06-10 09:47:12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中银基金李建:坚持受托人责任 为客户追求绝对收益...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0日讯 (记者 康博) 在近年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都遭遇了较大波动,尤其是今年叠加疫情的影响,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中现金流稳定的龙头公司备受资金追捧,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良好资产。在此震荡市中,严控回撤、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有望对接投资者的需求。

  中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中银绝对收益团队负责人李建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广大普通投资者既希望获取较为稳健的收益,又难以承受股票市场的高波动,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迎合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中少数兼具股债两市投资经验的老将,在李建看来,坚持“受托人责任”是一名公募基金经理的基本要求,在致力于为客户追求绝对收益的出发点下,其制定了五个“注重”,即注重资产、行业、个股(券)的比较,注重性价比,注重控制回撤,注重收益确定性,注重复利效应,这也是其能够取得长期稳健的业绩回报的原因。

  谈到今年A股的行情表现对基金资产配置的影响,李建表示,短期来说,股票性价比有所减弱,不如3月底4月初吸引力强。由于外围的不确定性在加大,短期市场仍以震荡为主,但上证50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的差值,处在历史98%分位数的水平,历史上看,这或预示着股票具备中长期的配置价值。从宏观、流动性和产业景气等角度分析,A股的投资价值很高。一方面,银行、保险、家电、水电等行业龙头目前估值水平合理可能甚至偏低,长期竞争力较为强劲,盈利能力大概率保持稳定,性价比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中长期看,消费、服务、科技行业内的龙头股票的盈利仍能够稳健持续的增长,或将可以消化短期相对较高的估值,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确定性很强的回报。

  李建认为,未来A股大概率仍然是分化行情,这也是市场逐渐成熟的表现。现在A股正加速与国际接轨,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定价权发生了转移,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或将成为主流。此外,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换挡期,中小型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只有经营壁垒高、管理能力强的好公司才能够穿越经济周期,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

  以下为访谈实录: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

  问:您是业内比较少有的兼具股债两市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否谈谈您对于权益类和固收类两种资产的投资逻辑?

  李建:总的投资框架都是基于大类资产配置体系。首先,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发现宏观形势的现状和变化;其次,要强调做政策分析非常重要,包括货币、产业、区域、资本市场等政策;第三,流动性分析,这里不仅要分析宏观流动性指标,还会从证券市场、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现金流等角度综合分析印证;另外,还有几个分析角度也是同样重要,比如企业盈利情况、各类资产的估值水平、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以及市场情绪。

  权益组合构建方面,采用核心+卫星策略,在核心部分主要围绕高分红,对未来分红确定性高的个股进行配置。高分红有着严格的定义,不仅要着眼于今年的分红比率,更要看个股过往的分红稳定性。

  债券投资方面:除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分析研究债券市场外,还需要考虑到债券市场的估值水平,现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和发展状态已不同于十年前了,可能与之匹配的利率水平也不一样了,但到底是多少需要深入研究。具体到基金上,我对债券信用风险的容忍度很低,不会通过信用下沉来获取债券上的高收益。组合会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因为既要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又希望能增厚收益。久期不会太长,除非出现像2018年那种大行情,那种市况我们会配置一些长久期利率债,波段操作,但是通常还是以获取债券静态收益为主。

  问: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股债的跷跷板效应,您是怎么平衡这种效应的?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建: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很重要的投资思路就是根据大类资产配置体系来评估股票和债券的性价比,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资产重点配置。我们往往看到股票和债券出现跷跷板效应,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而言,便可以在股票市场低迷之时重点配置债券,通过债券的票息收益来对冲股票的风险,因此能够有效地控制组合的波动和回撤。当债券市场低迷,而股票市场走牛时,我们又可以重点把握股市的投资机会,给组合带来较好的上涨弹性。所以如果能够准确利用股债的跷跷板效应,组合便能在控制好回撤的前提下取得长期较为稳定的绝对收益。从过往的业绩来看,我们确实也较为成功地在股票和债券之间做到了及时切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问:目前行情下,您对大类资产配置做怎样的研判?债与股的配置比例多少比较合适?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