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融易媒体:钱端公司与招商银行相互“甩锅” 14亿资金何处安放?

融易媒体:钱端公司与招商银行相互“甩锅” 14亿资金何处安放?

2019-06-03 13:20:35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见习记者 单美琪 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近日,招商银行和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钱端公司”)因为14亿项目逾期兑付一事僵持不下。钱端公司发布公告称,逾期因为招商银行迟迟不协商处置方案,而招商银行则在5月27日澄清双方早已终止业务合作关系,逾期资产与招行无关。 5月28日,钱端公司回应招商银行,除了列出相关证据,最后还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若招...

融易媒体:钱端公司与招商银行相互“甩锅” 14亿资金何处安放?

见习记者 单美琪 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近日,招商银行和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钱端公司”)因为14亿项目逾期兑付一事僵持不下。钱端公司发布公告称,逾期因为招商银行迟迟不协商处置方案,而招商银行则在5月27日澄清双方早已终止业务合作关系,逾期资产与招行无关。

5月28日,钱端公司回应招商银行,除了列出相关证据,最后还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若招商银行仍继续发布不实信息,我司将进一步把相关事实公之于众”。对于这场“甩锅”之争,钱端公司似乎因其暂且有所保留的“相关事实”而胜券在握。

然而,逾期14亿已成定局,对于钱端公司只选择性披露和招商银行的纠纷,而对资金的投资方向避而不谈一点来看,资金流向问题似乎也没那么简单。

《华夏时报》记者还发现,目前钱端公司官网显示的合作伙伴第一位仍是招商银行。而继招行招行最新回应之后,钱端公司并未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5月31日,记者曾尝试致电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询问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前,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到底谁该为这14亿背后的万余投资人的损失负责呢?

14亿逾期项目引发的“口水战”

这场纠纷简单来看从钱端公司向投资人发布的公告开始。钱端公司公告称,投资产品无法按期履约与招商银行相关,已于2019年5月22日向招行发出律师函,要求招商银行对截止5月20日已开展的业务提出处置方案。

据其所述,自2018年12月起,招行发布的部分项目开始出现逾期,后续逾期待兑付的金额约14亿元(含投资额及投资收益)。初步统计,投资人人数或超万人。

然而,钱端公司并没有等来招行的任何解决方案,等到的只是一则撇清关系的公告声明。

5月27日,招商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蓄意捏造事实侵害招商银行权益误导相关投资者的澄清声明》,招行明确表示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公司的所有合作。

钱端公司显然不赞同招商回应的说辞,坚持称逾期兑付与招商银行有关,并迅速在5月28日予以回应。

钱端公司公告称,“招商银行声称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我司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我司及钱端APP无任何关系,与事实不符。因为2017年4月后,招商银行仍持续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且一直对钱端APP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

实际上,在2017年4月终止合作到2018年10月之间,招商银行并没有相关公告声明。直到2018年10月8日才发布声明称已停办互联网创新业务。

与此同时,钱端公司在通告中强调,根据钱端与招行合作协议的有关约定,合作协议长期有效,除非一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并就已开展的业务协商处置方案后,方可解除。但是,时至今日招商银行并未对逾期资产协商出具处置方案,故其无权解除合同。

另一方面,招商银行也在5月29日回应相关媒体时补充说,钱端公司公告声称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相关并协商处置方案的问题,为虚假陈述。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的原合作中也不存在“招行负责审核并投放产品信息”的内容。

招行还表示,以招商银行提供信息见证的金融资产为底层资产的钱端APP投资产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顺利结清,没有出现任何资金回款风险。其关联方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招商银行出具了结清说明。

记者从公告中获悉,招行与钱端的合作始于2014年,并于2015年6月推出移动端钱端APP。双方的合作模式为招行负责审核并投放产品信息,钱端负责APP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维护。

避而不谈的资金流向

对比发布“迟到”公告的招商银行,“甩锅”风波的制造者和助推者钱端公司始终是追讨14亿元逾期项目的突破口。

早在2018年12月,广东钱端就现逾期迹象。有投资人爆料称,钱端公司出现延期兑付,12月6日以后到期的产品全部不能履约,回款大面积延期至2019年3月底。

2018年12月,钱端公司也因在没有发行介绍前提下,仍在销售旗下产品而被曝“涉嫌借银行变相增信”。

彼时,钱端公司曾承认项目有延期的情况,具体涉及到12月6日、7日、13日、14日、18日部分项目,这些项目属于同一个资产方,均出现了逾期情况,目前每天在陆续兑付。同时,钱端客服表示其产品资产来自于合作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但具体情况未作说明。

虽然已现逾期迹象,但仍有大量投资人加购产品,同时多个项目的投资方记录中出现疑似同一投资人集中多次买入的情况。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