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飞刀”医生“红包后遗症” 不少医院曾被质疑收“会诊费”

  “飞刀”医生“红包后遗症” 不少医院曾被质疑收“会诊费”,列举部分案例如下:

  1

  2018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因收受患者家属给外院专家的5000元会诊费,被患方以“索要红包”投诉。

  2

  2019年1月,一网友向甘肃省卫健委举报,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外请陕西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院方收取5000元会诊费,没有开票。

  3

  2019年4月,徐州沛县中医院骨科医生因向要实施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收取了1.1万元外请专家的会诊金及设备耗材费用,被患者家属当成“索要红包”进行了投诉。

  4

  2019年5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发函为患者请广东省人民医院两位医生前来做心脏瓣膜手术,医院向患方收取了3.5万专家会诊费,没有提供医院的收据。术后家属公开发帖质疑3.5万元会诊费。

  ……

  在外科领域有一个专门的暗语:“飞刀”,形容医生在休息时间飞到其他医院主刀手术的医疗行为。《医师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飞刀”医生收取的劳务会诊费成为医患纠纷的焦点之一。柳州市人民医院、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徐州沛县中医院等多家医院因收取会诊费且未开具收据或发票,被患方以医生“索要红包”为由投诉,被投诉的医生和涉事医院均被主管部门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以致于大V@温柔医刀在网上委屈地发声:行善积德的院外会诊,医生为什么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

  前不久,发生在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医生手术室收万元“红包”的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所谓的“红包”是给前来主刀的北京天坛医院专家的会诊费,是经患方同意后收取的。尽管在舆论上,网友对“飞刀”医生一边倒地支持,但由于收取的会诊费并没有经过医院财务科,程序涉嫌违规,该院负责收钱的科主任和北京天坛医院的“飞刀”医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令人困惑的是,看起来合情合理的“飞刀”医生会诊费,为什么会被患方以“索要红包”一告一个准?颇受争议的会诊费,到底该怎么收才算合法呢?

  现状

  政策不少 “飞刀”依然盛行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郑志忠教授告诉《医师报》记者:“根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这种外出会诊手术应该由当地医院对会诊医院发出会诊邀请函,会诊费统一支付给会诊医院,医院在根据单位的管理规定按比例支付给外出会诊的医生。如果未经单位批准会诊或者未在目标医院登记备案多点执业,私自‘飞刀’并向患方收取会诊费,不仅违规还涉嫌不法行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骨科副主任反问《医师报》记者:“《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十几年,多点执业政策也推行好几年,为什么‘飞刀’现象依然盛行?这说明政策没有可操作性。按照规定,医生外出会诊需要经过医院批准,会诊费少的可怜,只有一两百块钱,还要跟医院分。而现在一个三甲医院专家的会诊费少则三五千,多则过万,政策和现实差距太大了。且不说钱多少的问题,院长会同意你往外跑吗?向医院报备太麻烦了。如果能多点执业、医院同意外出会诊最好,可以免除医生的后顾之忧。就算没有也无所谓,该怎么‘飞’还怎么‘飞’,毕竟大多数患者还是通情达理的。”

  仅3.2%医师参与多点执业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多点执业的医师为11万余名,仅占全国执业医师总人数(339万)的3.2%。然而,相较之下,“飞刀”直到今天依然大行其道。丁香园网站一项3000多名医生参与的调查显示,55%的医生称“所在医院的医生‘飞刀’现象普遍”,近三成医生表示自己曾经“飞刀”过。

  华医心诚医生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认为,多点执业落地难主要是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医生隶属于医院,医院为医生提供奖金、工资、养老保险等,所以医院很难同意医生多点执业。”霍勇建议,国家应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比如取消编制内外的待遇差别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一直呼吁让医生们的外出执业行为“阳光化”,不再陷于“飞刀”的灰色地带。他指出,我国古代的名医就是多点执业,扁鹊在秦国治病、也在齐国治病;当今国际上的医生很多也在多点执业。但在我国当今的各个医院,推行多点执业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不抵抗、不执行。私立医院的院长欢迎多点执业,融易新媒体,公立医院院长却用各类“土政策”百般阻挠。因此,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清查各个医院的有悖国家多点执业政策的“土政策”,加以清理。

 文章标题: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飞刀”医生“红包后遗症” 不少医院曾被质疑收“会诊费”,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yy/5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