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郑大三附院因“封针”致患者病情加重 有专家称该疗法无科学依据(2)

  不过,国内多名儿童康复科专家,以及郑大三附院多名医师都表示,脑瘫无法治愈,只能表述为好转或改善。对此,朱登纳解释说,该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其中的“正常化”不是指治愈,应该是指“接近正常”。

  “我们用现在的标准去看当时的论文,很多(表述)可能都经不起推敲。”朱登纳说。

  承认循证证据“不是很高”,坚称有效

  在前述“偶尔治愈”的文章中,郑大三附院还被质疑过度治疗,收治不少被诊断为“肌张力高”的孩子。文章还引用儿科专家观点认为,“肌张力增高是个坑”,呼吁家长不要焦虑。

  对此,朱登纳称,脑瘫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最好的就是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早期时,有些症状还没有完全出现,“家长担心孩子以后有问题,就要求干预。”

  朱登纳表示,其在门诊上,也遇到过别的医院认为孩子有问题,他觉得没问题的情况,他都让孩子回家,以后定期复查。

  “每个人的经验可能存在差别,(对肌张力高)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全国任何医院都会存在。”朱登纳说,本身诊断“肌张力高”这样的一个疾病,就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即有些家长没去治,最后孩子也能发育的比较好。

  而“封针疗法”治疗脑瘫至今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是目前饱受质疑的焦点。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发起人,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孙成彦,以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月丹,均不赞成用“封针疗法”治疗脑瘫患者,认为没有科学依据。

  王月丹表示,这种疗法只能让患者遭受无端痛苦。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按照穴位进行注射是否会使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融易新媒体,目前也没有确切的依据。

  除万国兰多年前所发表的论文,朱登纳还介绍,2012年,该院李湘云等医师发表论文,论证头皮点位药物注射可增加大鼠脑组织MBP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过度表达,并改善宫内感染早产仔鼠的神经行为。

  朱登纳向澎湃新闻承认,虽然医院做过临床研究、动物试验,但相对来说,设计的样本量不够大,或者说,循证医学证据不是很高,“这个我们也是承认的”。不过,朱登纳表示,“我们认为(该疗法)确实是有效的”。但朱登纳未向澎湃新闻提供最新的治疗有效率等数据。

  朱登纳认为,“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可能千篇一律,只能用这个方法,不能用那个方法。要做到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做一个特别严谨的临床研究,真的比较难。”

  此前,河南省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封针疗法”在当地早已存在,已注意到相关自媒体文章中的质疑,已要求涉事医院开展调查。

  朱登纳表示,目前医院还在自查。借助这次被质疑的契机,医院将进行论证,“(如果)觉得这个方法弊大于利,我们会去优化、完善,甚至(停掉)。”此外,朱登纳表示,国家卫健委和河南省卫健委已关注此事,也会派人到医院对“封针疗法”进行论证。

  赔5万元和解

  二七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原告邓某雪的起诉,原因为双方已于2015年10月10日自行达成调解协议,郑大三附院一次性赔偿邓某雪5万元,双方无其他争议。

  前述判决书显示,2015年10月10日邓某雪母亲王某杰从郑大三附院领取赔偿款5万元,并出具承诺书表明原告与被告已经协商调解。

 文章标题:热点新闻:郑大三附院因“封针”致患者病情加重 有专家称该疗法无科学依据(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yy/4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