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医渡科技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一年减员385人 机构研报认为近两年扭亏无望

医渡科技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一年减员385人 机构研报认为近两年扭亏无望

2023-07-08 23:07:02来源:中国网

文章导读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刘小菲) 近期,医渡科技发布了2023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下滑35%;年度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32亿元和4.49亿元,亏损幅度均有所收窄。 在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医渡科技是如何实现亏损幅度收窄的?秘诀就是减成本、卖资产。公告显示,2023财年,医渡科技的开支总额为13.76亿元,同比减少29.69%,其中销售及服务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分别为5.3亿元、2.72亿元、2.32亿...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刘小菲) 近期,医渡科技发布了2023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下滑35%;年度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32亿元和4.49亿元,亏损幅度均有所收窄。

  在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医渡科技是如何实现亏损幅度收窄的?秘诀就是减成本、卖资产。公告显示,2023财年,医渡科技的开支总额为13.76亿元,同比减少29.69%,其中销售及服务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分别为5.3亿元、2.72亿元、2.32亿元和3.43亿元,分别下滑了36.7%、34.4%、31.2%和7.1%。

  截至2023年3月底,医渡科技的雇员总数为1020名,与上年同期的1405名相比减少了385名,其中产品研发及技术人数减少297名,销售及营销、一般及行政和医学部门分别减少24名、63名和1名。2023财年,公司薪酬成本总额为7.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85%。而在脉脉等第三方平台,有评论称医渡科技“裁员从年初裁到年末”、“动不动就整个部门没了”。

  此外,2023财年,医渡科技还出售了“EVYD BVI”已发行股本的20%,交易对价为5500万元。这使得医渡科技的“其他储备”增加了3.17亿元,非控股权益增加了5990万元。

  三大业务收入全线下滑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医渡科技于2021年1月15日港股上市,其净利润自2019财年以来持续告负,但营收却是在2023财年首次出现下滑。

  目前,医渡科技主要开展三大业务,分别是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2023财年,上述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分别为2.22亿元、2.53亿元和3.3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50.1%、29.6%和22.4%。

  对于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的收入“腰斩”,医渡科技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受新冠疫情长期影响,若干项目的招标、现场实施及客户验收延迟。截至2023年3月31日,医渡科技向88家顶级研究型医院、34个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方案。其中“医疗智能大脑”YiduCore经授权已处理及分析了超过8亿名患者的34亿多份医疗记录。

  另据医渡科技首席技术官闫峻在2023财年业绩发布会上,公司正研发医疗大模型,并将于近期在适当的时间针对部分目标场景推出小范围邀请测试。

  不过,医疗健康大模型训练对数据、算力和算法以及工程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对医院来说,每一份病历背后都是一次实践经验,病例对医院来讲堪称“命根子”。那么,医渡科技是怎么拿到这些病例数据的?随着监管趋严此项业务是否会面临着更多挑战?训练大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性?中国网财经曾试图就此采访医渡科技,但没有收到回复。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企业的“大模型”目前还是以炒概念为主,目的是获取融资。民生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尽管目前表面上大模型百花齐放,但是能够拥有高质量数据场景助力持续迭代,使得逐步性能逼近ChatGPT的大模型预计最终仍是凤毛麟角”。

  机构预计公司近两年仍将亏损

  财报显示,2023财年,医渡科技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收入下滑了29.6%。而在2021财年和2022财年,医渡科技该板块的收入分别是1.84亿元和3.5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9.3%和95%。截至2023年3月31日,医渡科技已进行255项临床研究,包括药企发起的临床试验及研究者发起的试验。

  而医渡科技包括“惠民保”等业务在内的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2023财年的收入则同比下滑了22.4%。不过,医渡科技公告提到,公司持续增加“惠民保”业务的市场渗透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医渡科技中标并服务4省12市,包括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陜西省、北京市、深圳市、天津市、宁波市等。

  据悉,医渡科技已连续两年担任“北京普惠健康保”和“江苏医惠保1号”的主运营平台,2023年度这两大平台的总参保人数分别在350万和508万左右,参保规模较上一年分别增长了14%和58%。但有分析认为,惠民保普遍具有报销范围有限、理赔门槛较高、不能保证续保等一系列痛点,医渡科技未来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此外,医渡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通过股东出资、通过在私募配售交易中发行和出售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IPO所得款项满足现金需求,这说明公司目前的发展主要靠融资。截至2023年3月31日,医渡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保证金银行存款、受限制银行结余及存款为35.22亿元,能够完全覆盖负债。

  近期,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给予了医渡科技“增持”评级,指出医疗信息化政策支撑确定性强,同时在AIGC的高速发展下,认为医渡科技作为医疗信息化龙头,凭借行业稀缺的医疗数据积累,有望尽快落地医疗领域的大模型应用。预计公司2023-2025财年营收分别为8.4亿元、10.2亿元和1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2.5亿元和-1亿元,每股收益-0.53元、-0.24元和-0.09元,这说明在华西证券的眼中,融易新媒体,医渡科技近两年仍然没有扭亏的希望。华西证券还提醒投资者注意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加剧、技术革新速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二级市场上,医渡科技的发行价为26.3港元/股,截至昨日收盘股价仅为5.57港元/股。

  针对医渡科技大模型开发的进展、公司何时扭亏、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等,中国网财经将保持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我国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升至99.4%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孙燕明)“5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惩重处违...

2 医渡科技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一年减员385人 机构研报认为近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刘小菲) 近期,医渡科技发布了2023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

3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康美药业案审计机构合伙人被追加为被执行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证券日报》记者据裁判文书网获悉,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

4 医保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将优化 利好创新药企业

本报记者 张 安 见习记者 熊 悦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

5 国家医保局就谈判药品续约及非独家药品竞价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彭韵佳、沐铁城)结合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

6 我国医疗应急本领建树进一步强化

人民日报北京7月3日电 (记者白剑峰)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

7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 国家药监局进行适老化改革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药品说明书字体太小、看不清?不少老年人群表示看不清药...

8 国家卫健委:锻造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核心力量”

“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我们能按类型高效调派国家层面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9 国内企业 抢滩糖尿病管理器械蓝海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实习生 刘月楼 日前,三诺生物披露的618数据显示,公司一连血糖监测系统...

10 百万医疗险深耕细分市场

百万医疗险市场又现升级迭代新品。6月29日,水滴保联合太平洋健康保险、安盛(香港)人寿...

1 我国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升至99.4%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孙燕明)“5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惩重处违...

2 医渡科技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一年减员385人 机构研报认为近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刘小菲) 近期,医渡科技发布了2023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

3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康美药业案审计机构合伙人被追加为被执行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证券日报》记者据裁判文书网获悉,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

4 医保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将优化 利好创新药企业

本报记者 张 安 见习记者 熊 悦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

5 国家医保局就谈判药品续约及非独家药品竞价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彭韵佳、沐铁城)结合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

6 我国医疗应急本领建树进一步强化

人民日报北京7月3日电 (记者白剑峰)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

7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 国家药监局进行适老化改革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药品说明书字体太小、看不清?不少老年人群表示看不清药...

8 国家卫健委:锻造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核心力量”

“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我们能按类型高效调派国家层面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9 国内企业 抢滩糖尿病管理器械蓝海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实习生 刘月楼 日前,三诺生物披露的618数据显示,公司一连血糖监测系统...

10 百万医疗险深耕细分市场

百万医疗险市场又现升级迭代新品。6月29日,水滴保联合太平洋健康保险、安盛(香港)人寿...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