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三十周年特别报道 | 专访华泰联合董事总经理劳志明:成熟的市场一定是并购唱主角

  自1990年沪深交易所开业至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步入第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与开放的双重动能下破浪前行,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之年。“三十而立”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在中国经济疫后复苏中发挥作用?过去经历过的挫折、走过的弯路,对市场未来发展提供哪些启示?改革开放不止步,而立之年再出发,未来的道路又该怎么走?

  为了探寻答案,中国网财经推出“三十而立·再出发——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周年特别报道”,专访资本市场三十年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为新时代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网财经10月14日讯 在中国证券市场30年的发展历程中,并购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受瞩目的环节。1993年深圳宝安收购上海延中,揭开了中国股市资产重组与并购的序幕。

  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劳志明,网名劳阿毛,超过近20年的行业并购经验,著有《劳阿毛说并购》。

  跨行业的套利式并购逐渐被摒弃

  回顾2019年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并购重组的事件共有379件,完成的交易金额达到6200亿元,超过整个IPO的融资金额,说明了在2019年,企业在选择资本路径时,更偏向于并购重组,其中有40%的项目为横向并购,纵向及跨行业的并购下降比较快。

  对此,劳志明指出,从整体市场来讲,近几年并购市场的数量是持续下降的,但是数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并购在近几年走向寒冬,更多是因为前些年非理性的并购太过火爆。从数据统计来看,横向的并购逐渐增多。在中国长达十几年的并购历史过程中更多的是跨行业的并购,跨行业的并购在中国主要的核心驱动是套利,是从低市盈率的行业向高市盈率行业来进行转型。横向并购的开始是真正具有产业逻辑的,所以这几年跨行业的套利式并购,逐渐被摒弃,真正有产业逻辑的并购开始兴起,体现在横向并购。

  其实横向并购在跨行业并购套利那个阶段是不受待见的,因为同行更知道企业的价值所在,很难给出更高的议价。但是这种跨行业并购,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基于股价考虑的话,更容易给出高价格,所以才有这样的变化。

  基于劳志明超过近20年的行业并购经验,他谈到目前并购市场在行业方面呈现的几个特点。第一是行业相关的属性更强,大家不再追新逐热,而是要回归于产业的本源,横向的并购逐渐增多,也有一些企业想沿着产业链做纵向的整合。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意愿跟能力的匹配性的问题,中国很多公司相对比较年轻,没有经历过完整周期的整合,所以看似有一些沿着产业链为特征的纵向并购,整合的难度不亚于跨界。

  第二是单纯的以套利为目的并购现在很难做,一个原因是稍微好一点的标的,在目前IPO比较火爆,上市门槛相对比较市场化的情况下,很多公司选择直接上市;另一个是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能力,之前也有很多商誉暴雷或者是盈利预测达不成的案例,交易的成功很容易,但是整合的成功是很难的。而且目前二级市场比较理性,股价不像原来沾了并购就大涨。所以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卖家还是买家的角度都是动力不足,只有基于产业整合,在产业层面能有协同,能有真正增量的并购才具有生存空间,也是符合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业绩达标可以作为并购项目成败的判定标准?但实际上,在很多并购案例中,对赌期满后,业绩马上变脸。在劳志明看来,评判一个并购成功与否,要看当初的战略意图能否达到。完成了三年对赌的并购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成功的,没完成三年对赌的并购不一定是失败的,因为并购有不同的目的,有的并购可能有10年、8年的发展规划,能够对短期利润波动有一定的容忍度。

  第二是整个资本市场并购,多数都是通过换股的方式,对方成为二股东,二股东再锁定三年,盈利三年之后,有一定的套现冲动,所以这种合作方式是不利于整合的。很多愿意来当二股东的,多数没有想长远的战略在一起做整合。

  而在做并购的同时,大家基于估值的考虑和基于未来的预期的考虑,某种程度上是容易把估值预测的非常满,最终估值没达标这也是正常的。即使是中性的预测,也应该是一半超额完成,一半没达到。所以有一定比例的并购没达到业绩承诺的话,还是可以理解的。

 文章标题:资本市场三十周年特别报道 | 专访华泰联合董事总经理劳志明:成熟的市场一定是并购唱主角

内容摘要:三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与开放的双重动能下破浪前行,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债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spin/188325.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