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中国和塞尔维亚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目前,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已开始运行,这也是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建立的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近日,记者从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了解到,自建成运营以来,中心努力践行优质、普及、友好、合作的宗旨,发挥中华文化海外展示和中国旅游海外推介综合平台的作用,多措并举推动中塞文化交流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建设文化传播窗口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各国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各成体系的思想创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方能获得共同发展。
中国与塞尔维亚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十分必要。今年4月以来,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秉持“平等、开放、对话”理念,精心打造“蒲公英”文化品牌。
“蒲公英”文化品牌致力于为塞尔维亚民众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至今已开设古筝、太极拳、中文、书法课程。当地民众踊跃报名体验自己喜爱的中国文化。一幅幅文化相互交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参加体验课的塞尔维亚教育部助理部长米娜·齐罗耶维奇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她表示,文化和教育的相互交融,为塞尔维亚民众提供了深度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的机会。
中文授课志愿者约万娜说,期待通过自己的授课,让更多塞尔维亚年轻人把对中文的喜爱变成未来的专业选择。
学员弗拉基米尔·罗格里奇表示,他酷爱中国文化,一直关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的相关课程信息。看到课程开课通知后,非常激动,第一时间报了书法课、中文课。
民俗交流推动民心相通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秉持“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理念,精心打造“时间的果实”文化品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推动中塞文旅合作,助力两国友好薪火相传。
当地时间4月11日,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会同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办“奇妙的中国味道——清明青团”体验品鉴活动,融易新媒体消息,活动吸引了当地的多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参与。
学员尼古拉深有感触地说:“中式烹饪给我打开新的世界。我学习了中餐的刀工和佐料调配的技巧,感觉非常棒。我现在不仅对中国厨艺入迷,也对中国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地时间4月27日,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与塞尔维亚的科拉拉茨音乐厅合作举办《你的音乐世界——东西方相遇》音乐会。中国指挥家张国勇、塞尔维亚小提琴家马迪奇与贝尔格莱德交响乐团联袂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演奏曲目包括中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丝绸之路幻想曲组曲》和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等。中塞音乐家共同演绎中外经典,现场氛围热烈,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此外,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与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联合举办的“和谐”雕塑展,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
系列活动搭建沟通桥梁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表示,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有文化精品做支撑。近几年,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依托“欢乐春节”“兰亭·雅集”“茶和天下·雅集”等品牌活动,让塞尔维亚民众真切体味中华文明的魅力。
比如,2024年塞尔维亚“欢乐春节”活动包括除夕夜嘉年华、中塞新春音乐会、浙江婺剧巡演、泉州非遗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在当地反响热烈。其中,于当地时间2月19日举办的中国—塞尔维亚新春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与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合作,共同演绎了一场中塞合璧的音乐盛宴。
当地时间4月11日,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兰亭·雅集”活动,出席活动的塞尔维亚文化部助理部长斯坦科·布拉戈耶维奇表示,通过对书法家及其作品的了解,再加上亲手临摹体验、学习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把中国文化精品用“借船出海”的方式介绍给海外受众,能够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与隔阂。比如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与塞尔维亚邮政局合作,发行中国主题邮票,以塞尔维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当地时间5月7日,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塞尔维亚邮政局合作发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纪念邮票举行首发仪式。《有朋自远方来》纪念邮票分别以河姆渡文化和温查文化呈现两国历史深处的对话、以匈塞铁路项目展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两国互设文化中心搭建中塞文明交流互鉴的民间桥梁。这也是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与塞尔维亚邮政局合作发行的第四套中国主题邮票。
本报实习记者 丁贵梓 民营院团向来是繁荣发展中国戏剧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回顾近年戏剧表...
2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塞文化交流高质量发展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中国和塞尔维亚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目前,贝尔格...
3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传统文化出新出彩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深圳...
4 数字化浪潮涌动第二十届文博会人民网深圳5月26日电(王星、刘森君)向AI数字人咨询产品服务、去元宇宙博物馆“抓起”文物...
5 笔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文书法墨香正浓在舞动的笔尖下,流淌着古老文明的韵律,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
6 美术史学者徐小虎:大人都很笨,只为孩子的生活着急,却不为“以前我发表论文,但没有人跟我站在一起,大家还是把假画当真。”5月26日,90岁高龄的美术...
7 理直气壮地不劳而获?无条件基本收入面面观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工作替代,人们预期将有大规...
8 社会学家戴慧思:令中国城市年轻人向往婚姻的社会环境,已发《中国统计年鉴 2023 》显示, 2022 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 683.5 万对,较 2021 年减少了 80.8 万...
9 在“漂留”中看艺术家的出走与回归 | 5月沪京展览推荐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Michaël Borremans,1963年生于比利时,是同辈中最富盛名的画家之...
10 离散时代的艺术创作:关注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2024年第八届画廊周北京目前正在举办。在5月24日至6月2日为期十日的时间里,画廊周联合众多...
本报实习记者 丁贵梓 民营院团向来是繁荣发展中国戏剧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回顾近年戏剧表...
2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塞文化交流高质量发展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中国和塞尔维亚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目前,贝尔格...
3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传统文化出新出彩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深圳...
4 数字化浪潮涌动第二十届文博会人民网深圳5月26日电(王星、刘森君)向AI数字人咨询产品服务、去元宇宙博物馆“抓起”文物...
5 笔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文书法墨香正浓在舞动的笔尖下,流淌着古老文明的韵律,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
6 美术史学者徐小虎:大人都很笨,只为孩子的生活着急,却不为“以前我发表论文,但没有人跟我站在一起,大家还是把假画当真。”5月26日,90岁高龄的美术...
7 理直气壮地不劳而获?无条件基本收入面面观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工作替代,人们预期将有大规...
8 社会学家戴慧思:令中国城市年轻人向往婚姻的社会环境,已发《中国统计年鉴 2023 》显示, 2022 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 683.5 万对,较 2021 年减少了 80.8 万...
9 在“漂留”中看艺术家的出走与回归 | 5月沪京展览推荐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Michaël Borremans,1963年生于比利时,是同辈中最富盛名的画家之...
10 离散时代的艺术创作:关注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2024年第八届画廊周北京目前正在举办。在5月24日至6月2日为期十日的时间里,画廊周联合众多...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