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读书五问丨新华深读(2)

读书五问丨新华深读(2)

2024-04-25 23:32:59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是亘古不变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人靠读书改变了命运,有人因读书让生命变得辽阔,有人由读书奔向“诗和远方”,有人在书中获得了幸福和力量…… 今天,...

  春日夜晚,山西太原的退休工程师程爱琴的思绪,随有声书播讲者的娓娓讲述,来到遥远的西部——“又记得在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从李娟的阿勒泰、叶广芩的老北京,到汉唐之风云、三体之宇宙,程爱琴感觉,虽然是听书,但拓宽了眼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年轻时,程爱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书籍的学习上,总觉得没那么多时间读“闲书”。快退休的那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程爱琴听了评说《红楼梦》系列有声书,一下子爱上这种“阅读”方式:一是方便,尤其是对视力下降的老年人,二是播讲者会在叙述中揉进他们的情感和见解,更有熨帖感。

  “听久了它就像一位陪伴我的老朋友。”程爱琴笑着说,“一个人做饭、择菜、拖地、洗碗的时候,走路的时候,自己静静呆在任一个角落,或者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就这么听着,还能同一时间干两件事,效率翻倍。”

  古人讲“读书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都可以利用。现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图景的延伸,无论散步骑车、乘飞机搭高铁,阅读都似乎以“行进式”的方式进行着。读书,更加不分场合,不分“打开方式”。

  与书为友、以书会友。从互相换书读、抄书看,到朋友圈分享、线上组队读书,书的温度也始终流淌于人际交往间,融汇于生活细微处。

  北京图书大厦,一位盘腿坐在地板上读书的软件架构师告诉记者,他手头的这本书就是来自朋友圈一位工作伙伴的推荐。他尤其喜欢收集书籍有趣的后记,为此在豆瓣网上创建了一个收藏夹,专门上传这些作者致谢,每当有素不相识的网友收藏这个列表,就会成就感满满。

  一位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博士生说,他特别喜欢买旧书,因为其中有之前主人的痕迹,见字如见人。“就像开盲盒一样,通过页边的批注同几十年前的读者共读,时而心有灵犀,这种跨时空的共鸣让我心生感动。”他曾在一本淘来的旧书中发现了史学名家唐长孺先生的题签,这种惊喜与幸福难以言表。

  “借助虚拟的阅读空间,人们也能进行互动,并由此产生一些文化类型。”站在学者的角度,张慧瑜关注到近年来一些读书软件推出的“共享批注”功能,同一段话,不同的网友划线评论、互相借鉴,实现了“共读一本书”的时空交互。“屏幕内外,书的交流功能本质没有改变,但在互联网上呈现出高度的分众化、圈层化趋势。”他说。

  藏书众多的张慧瑜多年来保留着向学生赠书的习惯。2020年9月,硕士生秋鹏在张慧瑜首次开设的《基层传播理论与方法》课上接过一本名为《伊甸园的鹦鹉》的小说,作为课堂报告的奖励。“一学期下来,选修这门课程的20多名同学几乎都收到了赠书。后来每次上课我都充满期待,‘今天慧瑜老师又带来什么书?’”毕业数年,他依旧清晰忆起收到老师赠书时的感受。

  数字时代,是追求便携还是享受把一本书拿在手里摩挲的触感、萦于心怀的墨香,是一屏一屏“见缝插针”还是专注于快节奏生活里的“慢”,或许见仁见智,但在张慧瑜看来,书作为一种精神联结和意义传承,魅力始终未减。

  “赠书的目的,也是希望同学们不要丧失全面阅读一本书的能力。作为一种古老的媒介,书籍是对知识系统性的归纳收集。即便向电子书、有声书不断衍生,这一集合形式没有改变。”张慧瑜说。

  4月21日,在重庆市大足区图书馆,海棠小学的学生们在阅读。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重情怀还是要市场

  实体书店生存之道何在?

  “我可以进来吗?”

  在上海复旦旧书店门口,一个头戴草帽、身穿闪送工服背心、裤腿卷到膝盖处的大爷,停好电瓶车后,有些局促地问。

  “书店就是因为有人需要书,有人想看书,才有存在的意义。你就是这里的主人,欢迎!”店主张强热情地招呼。

  张强一直记得这位读者,“他后面还来过,几乎每次来都会买书”。

  今年是复旦旧书店营业的第24年。这是一家除了书还是书的书店,上下两层共180平方米,堆了5万多本书。

  接受采访这天是个周末,张强告诉记者,店里生意不错,当天卖出了四五百本书。这几年,他平均每天都能卖出约三百本书。

  在实体书店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一家体量不大的书店为什么能有这样的销量?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专注纯粹 记录年度品质之声 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揭晓

4月23日,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在北京揭晓全面入围名单,揭晓了歌手类、风格类、创作与技术...

2 读书五问丨新华深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是亘古不变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人靠读书改变了命运,有人因...

3 古籍修复师唐陈韵:用指尖修补历史伤痕

唐陈韵(右)与同事交流近期完成的一件拓片修复情况(4月19日摄)。 “95后”姑娘唐陈韵大...

4 看不见的8小时·“凹凸的世界”|在指尖下触摸远方

在中国有大约1700多万视障人士。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厚厚的大开本、朴素的线装、密集的小...

5 书香为伴

4月22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的一家新华书店内,阅读推广人跟孩子们分享故事。 在第...

6 重庆系统展出895件(套)三峡出土文物

中新社重庆4月22日电 (记者钟旖)战国玉具剑、汉“蛮夷邑长”铜印、汉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

1 专注纯粹 记录年度品质之声 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揭晓

4月23日,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在北京揭晓全面入围名单,揭晓了歌手类、风格类、创作与技术...

2 读书五问丨新华深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是亘古不变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人靠读书改变了命运,有人因...

3 古籍修复师唐陈韵:用指尖修补历史伤痕

唐陈韵(右)与同事交流近期完成的一件拓片修复情况(4月19日摄)。 “95后”姑娘唐陈韵大...

4 看不见的8小时·“凹凸的世界”|在指尖下触摸远方

在中国有大约1700多万视障人士。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厚厚的大开本、朴素的线装、密集的小...

5 书香为伴

4月22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的一家新华书店内,阅读推广人跟孩子们分享故事。 在第...

6 重庆系统展出895件(套)三峡出土文物

中新社重庆4月22日电 (记者钟旖)战国玉具剑、汉“蛮夷邑长”铜印、汉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

7 著名表演艺术家吕瑞英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王笈)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以下简称“白玉兰戏剧奖”...

8 新书《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探寻魔法起源以飨中国“哈迷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应妮)对“魔法”生动而丰富的演绎是“哈利·波特”系列最显著特征...

9 以小人物故事折射时代激流信仰力量 《追风者》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追风者》研讨会日前在...

10 甘肃农民作家写50万字为家乡立传:曾做保洁攒印刷费

中新网兰州4月15日电 (魏建军)“这本书对家乡来说是一件大事,记录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邻里...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