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备付金“上保险”!央行将设10亿规模支付行业保障基金

  记者|苗艺伟

  继2019年起支付机构向央行全额交存客户备付金之后,央行再次为万亿备付金“上保险”。

  10月13日,央行正式在官方网站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之后,支付行业成为又一设立行业保障基金的金融行业。

  央行在《办法》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业务的快速增长,客户备付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对行业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此外,部分支付机构因重大违规、经营不善等问题被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解散或破产时,由于缺乏配套的救济保障机制,如果其客户备付金存在缺口,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此前,为保障支付机构备付金安全,2019年1月起,支付机构向人民银行全额交存客户备付金。目前,支付机构服务数亿客户,涉及客户备付金达1.5万亿元。虽然备付金集中存管可以有效遏制资金挪用风险,央行指出,不能杜绝支付机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商户和虚假交易,也无法完全避免非法交易平台传染给支付机构引发的资金风险。

  因此,制定《办法》、设立基金,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的必然要求,而且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稳定,确保支付机构遭遇风险事件出现备付金缺口时,最大限度减低对其客户的影响。

  在《办法》中,央行也明确了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规则。

  在基金监管方面,《办法》指出,该基金将用于化解和处置因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缺口导致的行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互助资金,人民银行负责监督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负责监督基金管理人,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委托中国人民银行所属或主管的非营利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作为基金管理人。

  在基金筹集方面,《办法》指出,支付机构将全部客户备付金作为其清算保证金。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计提支付机构清算保证金利息划入基金。计提比例按照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结果确定。评定为“A”类的,计提比例为9.5%;评定为“B”类的,计提比例为10%;评定为“C”类的,计提比例为10.5%;评定为“D”类的,计提比例为11%;评定为“E”类的,计提比例为12%。

  在规模设定方面,《办法》指出,当基金总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含)以上时,融易新媒体,可以暂停计提支付机构清算保证金利息划入基金;在计提清算保证金利息将超过10亿元时,应当调整计提比例确保本次计提后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

  按照上述缴纳规则,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目前,支付行业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备付金规模占整个行业的九成计算,新设基金中上述两大巨头缴纳的资金将达到约9亿元。

  在基金使用方面,《办法》指出, 基金以保障支付机构客户合法权益、维护支付行业稳健运营为使用原则,按照本办法集中管理,统筹使用。例如,当支付机构被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支付机构或者其他责任主体的资产无法完全弥补客户备付金缺口,或支付机构出现重大风险且采用各种市场化方式均无法弥补客户备付金缺口等情形,可以使用基金兑付客户备付金,但对单个客户实行5000元人民币最高兑付限额。

  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目前来看基金来源主要是备付金利息中抽出10%左右的规模来建立行业基金,央行是监督主体,支付清算协会很可能将会作为基金管理人。

  他指出,此次设立行业保障基金是在备付金100%上交以后补足最后的风险短板,等于为备付金上了双保险,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消费者来说,免去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化解由于支付所引起的交叉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群体事件。同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来讲,建立化解和处置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支付机构坚定信心继续立足本业,以合规化为前提持续健康开展业务,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安全保障,提升消费者使用信心,从而促进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和使用频率更上一个台阶。

 文章标题:万亿备付金“上保险”!央行将设10亿规模支付行业保障基金

内容摘要:央行在《办法》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业务的快速增长,客户备付金规模也不断扩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18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