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超级黄金周来了,旅游进入了旺季。在各大出行服务平台预定机票酒店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旅游出行保险悄然成为了其购买页面的标配?

  然而,有不少消费者抱怨,航空延误险、酒店取消险这些旅游出行保险很多时候都是“看上去很美”“买时容易获赔难”。

  买时容易“误操作”

  “一不小心手滑买了”“看订单金额才知道买了”“买完之后后悔了”,在使用出行软件时,你有没有这样“手滑”的经历?

  中证君近日在某出行平台上购买机票提交订单时,发现页面弹出“航意航延组合险”窗口,中证君并未勾选图中的任何一项,而是直接点击了“去支付”按钮,本以为到了付款界面,结果再一次弹出了“您尚未添加出行保障”页面。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来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弹出的窗口中,中证君差点习惯性点了右边的确认按钮。

  遇到上述情况的不止中证君。据中证君身边朋友和网友反映,不少在线出行平台通过页面设计“小技巧”诱导用户无意间选择某项附加选项。

  一位互联网公司人士向中证君分析:“某些平台会在交互设计上,用高亮颜色突出某个按键,抓住用户眼球,引导用户点击。”

  另一位人士表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左边选项代表‘是’,右边选项代表‘否’,但这个APP却把这个选项颠倒,这就很容易让没有购买保险需求的人误点‘是’,从而购买此类保险。”

  购买航空意外险、航班延误险等选项,已经成为很多在线订票平台页面的“标配”。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来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图

  此外,酒店取消险的“出镜率”近段时间也有所升高,其购买提示看起来颇为诱人,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心理。

  中证君试着在出行平台预定了一间6天后入住的酒店,预定页面显示,“您将在5天后入住,行程变更未入住在理赔范围内最高可赔90%房费”。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来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图

  另一家出行平台酒店取消险的购买提示看起来更“诱人”,不仅“在线理赔”“无需证明”“快速到账”,而且赔付金额也比前述APP更高,“购买取消险,未入住可获赔房费损失的100%,15个工作日内理赔到账”,让人很难不心动。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来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图

  理赔“难于上青天”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出行计划变更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一些出行保险如果真的像商家声称的那样,取消可以赔付部分费用,那我觉得很有必要购买。”某消费者表示,但事实却非常让人失望,“当真的遇到问题时,却发现‘自己购买的保险’和‘自己以为的保险’大相径庭”。

  以“最高赔付90%房费”的酒店取消险为例,中证君在某在线出行平台相关页面并不明显的图标上,打开保险条款,发现只有遇到17种情况时,才可以申请赔偿金额损失的90%。如“指定入住的客人身故、遭遇意外伤害事故致严重受伤或罹患突发性疾病,经当地医院医生诊断不宜继续原定行程”“酒店入住前15天内因下列事故之一而致使被保险人取消酒店预定……”

  某业内人士表示,有关平台的购买页面并无具体理赔情况介绍,必须要点击链接才会显示,这显然不合理。

“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图片来源:某出行平台APP

  某消费者表示,“看完这17条,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感觉自己在看‘意外险’的保险条款,而非酒店取消险。对于取消险来说,这些条款未免太过严苛。”

  根据部分消费者反映,说好的“快速到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些消费者被拒赔,在线出行平台客服称“无理由取消险”并不是指所有的取消行为都能获赔。有消费者提出质疑:“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

 文章标题:“买的是酒店无理由取消险,为啥理赔时还要那么多理由?”旅游出行保险的坑你踩过吗?

内容摘要:行程变更未入住在理赔范围内最高可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18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