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转型线上背后(2)

  据了解,被收购方海力保险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人民币,具有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海力保险官网显示,目前其仅销售展览会责任保险、公众责任险两款较为小众的保险产品,备案销售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主险与附加险合计仅存留六款,且备案日期均在2016年,近4年内无新增备案产品。

  佳云科技公告数据显示,海力保险经营情况并不理想,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5000万元,净利润269万元;2020年上半年(经审计)营业收入626万元,净利润仅9.9万元,业绩下滑态势明显。

  记者注意到,佳云科技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营销,该项业务收入占比为99.93%。其从2019年开始加强在信息流,特别是短视频业务的布局,并在2019年、2020年取得了字节跳动旗下“巨量引擎”的营销代理资质,该项目汇聚了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超级流量APP。佳云科技则是帮助有营销投放需求的客户在字节跳动系APP上进行广告投放。在2019年仅仅与字节跳动相关信息流广告业务就实现营收约15.52亿元,占佳云科技2019年全年营收比例近三成。

  佳云科技提到,意在通过流量优势帮助海力保险着手转型,扩大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将其打造成一站式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佳云科技未来能否延续与字节跳动合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可持续性存疑。

  而对于收购保险中介公司后将采取何种经营规划思路以及海力保险未来是否考虑上市等一系列问题,记者向佳云科技致函了解,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水滴公司转型忙

  重要的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流量成本在这几年里,呈现直线上涨状态,互联网保险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潜在保险用户的获取成本达到几十元,而可以产生保费交易的用户获取成本有的上百元甚至更高。只追求一次销售的转化率,不强调持续服务,继续用流量思维做互联网保险已不可持续,如何将流量思维转换为客户思维,如何维持用户双向互动和保费增长,才是中介公司需要研究和落地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线下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8月4日,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平安等联合发布的《疫情后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报告》显示,一方面,六成的受访者愿意通过线上的方式来购买保险,另一方面,在已购保险人群中,超过九成通过代理人渠道购买,选择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的人群仅占6%。尤其保费越高,越依赖代理人渠道。41%的调研对象认为3000元保费以上需要代理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占比最高;28%的对象选择5000元以上。代理人仍是保单售后理赔、服务最重要的渠道。

  此前水滴公司曾回应记者称,“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发现,完全让购买长期保险的用户自主在线购买,还是很有挑战的。同时,对于保障范围比较复杂的产品,用户还是倾向于面对面服务。公司应尊重保险业市场发展规律,线下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至少在现阶段如此。在保险经纪领域,线下经纪人仍然是主要的销售渠道,发展线下经纪人团队,有助于公司对保险经纪业务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认知,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用户。”

  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水滴公司、轻松集团、360等使用‘筹款+互助+保险’模式中,用大病众筹进行保险场景教育,使得用户容易冲动消费;在保险互助计划中,健康人群一年没出险就会退出,有过理赔的人群会继续停留,时间越久二者分歧越大,最终成本将在一定位置后无法再继续,所以必须在人数规模和结构相对健康的时候去转型。 ”

 文章标题:保险中介转型线上背后(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15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