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妙可蓝多:净利润亏损一千多万,却狂砸两个亿打广告?(4)

  妙可蓝多在207页的年报中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奶酪在中国市场的美好前景。公司援引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2019-2028 年中国奶制品市场展望报告》,预测到了2028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能翻5倍,达到0.5千克。还参考了日本韩国等海外人均奶酪消费量,预计长期来看中国奶酪人均消费量有望达到2千克。

  它的逻辑很清晰:海外发达国家奶酪消费量都远高于中国,95后消费群体对奶酪接受度高,参考海外经验,奶酪在中国潜力巨大。妙可蓝多又是奶酪行业的龙头企业,必然能搭上这趟东风。这或许也是一些投资人看好这家企业的根本原因。

  然而,这个故事听起来似曾相识。

  2019年5月,瑞幸登陆纳斯达克,它在路演中讲了一个让投资者热血沸腾的故事—“中国的星巴克”。

  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钱治亚在2018年的一场演讲中公开对比中国与海外发达国家的咖啡消费差距:中国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只有4杯,欧洲人均750杯(平均每人每天2杯),美国人均400杯(每人每天1杯),日韩人均200杯。由此推导出中国咖啡市场空间巨大,瑞幸要“做每个人都喝得起的咖啡”。

  两年之后,自曝造假,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瑞幸的故事或许能给妙可蓝多敲响警钟。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仅为0.1千克,美国人均奶酪消费高达16千克(2015年数据)。两国160倍的差距背后,不仅是中国奶酪市场的潜力,更是两国在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差异。

  咖啡与奶酪,代表着西方饮食习惯。如今中国消费者购买力越来越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度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成为主流,甚至取代传统生活方式。

  在一次饭局上,笔者和两位旅居美国的金融从业者聊起奶酪,讨论中国人对奶酪的接受度。

  “你看看桌上哪个菜用到了奶酪?”一位常年往返两国的商务精英指着一桌子精美中餐调侃,“就只有你拿着的喜茶用了点。”

  “在家做饭也就煎牛排,煮意大利面能用上点奶酪吧。年初买的奶酪,在冰箱里冻了大半年,还没吃完。”另一位旅美华人直言,虽然在国外生活十多年,但还依然没有适应:“我到现在都不习惯像老外那样,把奶酪当零食,聚餐酒会先切一大盘奶酪。”(来源:凤凰网财经)

 文章标题:五问妙可蓝多:净利润亏损一千多万,却狂砸两个亿打广告?(4),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industry/13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