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李铁等共话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日前,腾讯研究院“国家数字竞争力论坛”邀请多位高级别经济专家,围绕“大道至简: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以寻求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和底层逻辑等若干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论解答。吴敬琏、李铁等多位经济学家表示,数字化转型未来将在我国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要素的正确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把新的技术创新变成改善供给侧效率的动力;同时,外部环境变化让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长期研究关注、科学应对。

吴敬琏、李铁等共话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以下为采访实录:

  腾讯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雪琴:从宏观经济视野来看,数字化转型浪潮在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数字竞争力提升、重塑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新版图方面将产生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供给侧改革重点是改革不是调结构。最近中央连发文件,要推进改革,但地方上也有人关心讨论的不是改革,而是如何才能增加需求,包括加大投资,这些都还只是在考虑需求侧的问题。只关心需求侧,一定会导致新的问题。以消费券为例,仅是一定程度解决短期问题。

  此外,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后来变成了直接用行政手段调结构。结果短期内是对大企业很有帮助,比如国有钢铁、煤炭企业收入大增,但造成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企业职工收入无法提高。

  因此,大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大的误区。结构性改革不是调结构,是市场化改革、法制化改革,改革以后提高效率,效率背后也是市场积极性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警惕把供给侧改革混谈为调结构。

  数据要素要正确应用。如果应用的好,会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帮助,关键在于如何把新的技术创新变成改善供给侧的效率的动力。包括新基建,政府如果用钱能用在新基建方面,对于恢复生产来说,是相对好的选择。对中小企业、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中国数字化的发展战略不仅要看国内格局,还要看国际格局。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我们发现,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那么多城市政府修建的数据中心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三大通讯公司的手机信令数据的应用,通过健康码认证和行程轨迹查询就可以充分掌握人口流动的轨迹信息,为科学防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原因在于海量的数据。美团、滴滴等各种基于互联网运营的平台公司也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数据资源,在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后,形成了新的数据源。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拥有海量数据源公司的作用,尝试如何通过这些公司提供免费服务,建立服务平台,才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数据化转型的关键。而对于这些数据平台公司来说,开展各项服务,等于也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市场机会。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双转型”阶段。一方面,自身的发展阶段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一方面,与全球一样,数字化推动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双转型”叠加是挑战更是机会,从速度向质量转变意味着增长速度放慢,但数字经济将为转型带来全新的动力和机会。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数字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包括产品、服务和链接的数字化,以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的所有经济活动。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成本解决方案、新的业态可能和新的竞争力源泉。

  从宏观的角度看,数字经济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从供给侧来看,规模经济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随着产量或服务客户人数的增加,单位成本下降,这个成本包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数字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或多服务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往往为零或接近零,因而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当然,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数字经济也帮助去规模经济,即降低个性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成本,使其成为可能。从需求侧来看,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经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空间就更大,这就是规模红利。市场需求规模包括数量(如人数)和质量(如收入水平)。

 文章标题:吴敬琏、李铁等共话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创新的关键是什么?,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industry/13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