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来信调查:居民小区管护缘何出现短板(2)

在保障安全方面,除了人工力量,许多小区的技术力量也遭到质疑。“我住的小区才开发一年多,门禁就坏了。物业公司迟迟不派人维修,任人自由出入,隔几天就会有不知哪里来的推销员上门。”山西朔州市的赵明亮说,“我们向物业公司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得到回复。”

为了促进楼盘销售,很多开发商会在小区内配置健身器材,以及供小孩玩耍的滑梯、旋转木马等娱乐设备,有的还会修建游泳池。“小区里原本有十几款健身器材,但经不住风吹雨淋。6年后,全都油漆脱落,锈迹斑斑。而物业公司并不及时更换,让我们业主凑钱也不现实,所以如今只能散散步,没法用器材锻炼了。”湖南耒阳的宋志清表示。

“当初买房子时就是看中小区内建有游泳馆。”北京朝阳区的张先生说,“入住没几年,换水周期渐渐变长,后来干脆关停。”

此外,小区绿地问题也是“未老先衰”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家小区是2009年交房的,当时小区绿化做得特别好,高矮植被层次分明、搭配合理、郁郁葱葱,住着很舒服。”有读者对比了所在小区10年来绿化情况的变迁。“5年后,当初美观的绿化已然不再,代之以补种的抗旱品种,蔫蔫地稀疏分布着。如今,抗旱植被也基本死没了,彻底没人管了。”

解决之道

建设单位、物业公司、小区业主共同努力,基层组织要扛起责任

居民小区如何预防和解决“未老先衰”的问题,维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管理水平?解答这道综合题,需要各方共同拿出智慧和决心。

把好工程质量关,是维持小区良好居住环境的第一个环节。四川绵阳市的读者袁汉鹏认为,如果施工单位留下一个问题工程便匆匆离场,无异于给物业公司和业主埋下隐患。他说:“施工单位不能只看着完工日期和保修期,一栋历久如新的高质量建筑,其实是最好的广告,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谈到小区管理,很多读者强调物业公司的作用。福建龙岩市的钟航来信说,为避免小区“未老先衰”,物业公司要敢作为、勤作为、早作为。像业主破坏绿化之类的情况,如在发现苗头之后及时制止,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物业公司懒得管、不敢管,才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

还有不少读者表示,由于小区中问题频发,物业公司和业主的互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没担当、服务差,因此不愿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却认为很多问题是开发商遗留下来的,要妥善解决已经很不容易,物业费收不上来,就更没有资源和动力去解决问题。

这样互相埋怨,显然无助于维护小区的宜居环境。那么,怎样才能重建两者之间的信任?安徽宣城市的张志勇认为,相比分散的业主,物业公司作为一个组织,要更主动地建立沟通渠道。他建议物业公司主动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向业主公开物业服务内容、相关资金去向等,做到信息公开。遇到业主不配合工作的情况,要仔细了解原因,耐心交流。

而业主这一边,也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配合和理解物业公司,并做到自律和自治。山西阳城县的刘国信建议,业主应该拒绝“多圈多占”的自私心态,增强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其他业主也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向违章搭建、非法圈占说不。健康成长、良性运转的业主组织,是消除私搭乱建等行为的有效途径。

管护好小区,基层党委和政府部门也需要扛起责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何绍辉认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该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好居民区党支部的作用,帮助居民开展自治工作,并推动社区治理制度建设。

“小区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希望党组织和政府出面,做我们的主心骨。”江西赣州市的吴雄飞说,当初他所居住的小区成立业委会,最开始无人牵头,后来几名党员主动奔走号召,大家就有了动力和底气。而在物业公司或是业主犯错甚至违法的时候,政府部门的监管问责是不可或缺的。


(责编:许维娜、孙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