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地下室规划建自行车库最后成群租房

  7月5日下午,记者从卢沟桥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截至当日,地下室所有租户已全部搬离。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7年11月,卢沟桥街道办事处及丰台区房管局、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居民反映的1号楼、2号楼地下室进行排查,并清退了地下室租户。

  博龙家园小区1号楼、2号楼地下一层原规划为自行车库,却被开发商建成14套居室房,购房者打了隔断后出租。租户曾被执法人员清走,但此后,群租现象又“死灰复燃”。

  ■ 回应

  韩骁还称,依据《城市规划法》,住户被依法清走后,地下室应按原规划恢复其用途,防止违法群租。(潘闻博)

  韩骁建议,小区业主可以采取举报、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权,若提起诉讼,原则以开发商为被告,如果开发商已经注销,可以开发商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被告,要求其按合同约定交付自行车库,并承担违约责任。

  ■ 探访

  丰台区房管局地下空间管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近日表示,他们曾到现场执法,但敲门后,有租户拒绝开门。他说,房管部门已张贴公告,告知租户搬离。“地下室原规划是自行车库,并非用于居住。所以,这些租户就不能住在这里。”

  记者检索发现,《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也规定,禁止将规划用途为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间用于居住。

  7月5日下午,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办事处依法将居住人员清走。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居民可通过诉讼维权,地下住户被依法清走后,地下室应按原规划恢复其用途。

  7月1日,记者探访看到,被指对外出租的地下室两处入口,两扇绿色铁门紧闭。敲门后无人应答,其中一扇门内,传来阵阵狗吠。

  在2号楼3单元、1号楼2单元的地下室入口,同样贴有上述告知书。记者发现,这些地下室入口处,粗细不一的电线纵横交错,延伸至地下室内。有的电线外塑料皮管已脱落,电线裸露在外。

  当日中午,在小区1号楼2单元内的地下室,记者敲门后,一男子开门,称自己是业主而非租户,地下室是其购买,且有购房合同。记者目测发现,其房屋内至少有3个房间。“租在我这的人都搬走了,现在是我自己在住。至于我的房间是不是打了隔断,和你没关系。”

  ■ 律师说法

  另一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稿(居住建筑)》,系小区业主通过信息公开从规划部门申请获得。该文件显示,小区配套公共建筑面积中,包含地下车库、自行车库共15104.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