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样板成摆设?精装不“精”亟待监管

【系列报道之一:新城控股常州金坛项目遭投诉 精装房质量问题频现】

玻璃幕墙跑风、房间外墙漏洞、精装材料明显降级、智能门锁失控……位于北京通州区的绿地中央广场的业主们,在收房一年多之后,仍在忍受着精装交房留下的种种后遗症。

精装交房遭遇货不对板

“绿地中央广场的样板间非常豪华,堪比五星级酒店公寓,销售人员跟我们说,精装交付后和样板间是完全一样的,当时我就决定买下了。”业主付强表示,很多邻居跟他一样,因为看了样板间才选择这个项目,但收房后却很失望。

2017年,绿地中央广场2期业主陆续开始收房。“当时就有很多问题,搬进来之后发现问题更多。”据业主们反映,当时最直观的问题是玻璃幕墙不密封,“冷风呼呼进屋”,沟通多次后,物业用全缝打胶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后来,业主们又陆续发现地板鼓起、建材低配、智能锁失控等问题。

“五星”样板成摆设?精装不“精”亟待监管

绿地中央广场2期内业主家漏水视频截图。(业主提供)

去年12月28日,业主张领家屋顶靠近电灯处突然漏水,他的床品、地板、家具无一幸免。修理时他才发现,在房间外墙上为空调外挂机打的洞并没有被封堵妥当,冬天寒风吹裂了没有保护的消防管道,才导致了家里的 “水灾”。张领认为,这是由于低劣的装修质量导致的问题,所以开发商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他表示,在随后的沟通中,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均表示要给予赔偿,但截止发稿还未落实。

北京绿地中央广场2期精装房问题并不孤立,在南京的新城保利天地,业主黄烨也被精装修的问题困扰着。该项目位于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开盘即遭到疯抢。“我是摇号才买到的,但说实话有点后悔了。” 黄烨向记者抱怨,“按照开发商承诺的2500元/平方米装修标准,80平米大约需要20万的装修费用,但明眼一看这仅是简单装修,同时还有很多质量问题,导致我一直没有入住。”

“五星”样板成摆设?精装不“精”亟待监管

黄烨家中第一次交付时出现的漏水现象。(业主提供

记者在黄烨家中发现,客厅、书房、卫生间的地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其中,客厅连接卧室的过门石,用手触摸确实能感受到表面参差不齐。“最严重的是书房渗水,目前已维修过一次。”黄烨说,记者也在他的书房看到了明显修补的痕迹。

面对黄烨的质疑,新城控股方面告诉记者,该项目精装修价格是由第三方估价公司评估,并在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交付房屋装修标准和样板房一致,并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对于部分业主提出的维修要求,已经安排房修中心专人跟进,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保修条款进行维修,确保客户满意。

然而,黄烨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说:“我在收房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所谓第三方估价公司的评估报告,我也无法到政府查看相关备案信息。至于新城方面说已经安排专人跟进,事实是:3个月过去了,我家里的装修质量问题仍未解决,甚至一拖再拖。”

业内:没有特别标注 样板间就是交付标准

而针对通州绿地中央广场2期精装房问题,绿地集团向记者回复表示,此项目是以毛坯房整售形式出售给了中根控股有限公司,业主反映的精装修质量问题与绿地集团无关。但付强却不认可这样的说法:“这个项目自始至终都叫绿地中央广场,当时也是因为认可绿地品牌才买房的。”

“合同未做特别说明,交付标准就是要跟样板间一致的。”对于装修标准缩水问题,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松表示,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设置样板房的,应当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及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当与样板房一致。”

李松进一步解释说,为了保护购房人利益,有关部门特别做出这个规定,也就是说在签订装修合同时,如果没有特别标注“与样板间不一致”、“样板间仅供参考”等字样,交付标准就是样板间标准。消费者如果发现严重不符的情况可以诉诸法律。但是,装修是否过关仍需专门的评估,如果要法律仲裁,则需要仲裁委来指定第三方鉴定机构。

“大部分精装房的装修合同都不会写明品牌型号,所以开发商为了压低成本,操作空间比较大。”房师傅(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