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国内 > 中工网评丨为“热”起来的夜校做好“保温”“升温”

中工网评丨为“热”起来的夜校做好“保温”“升温”

2024-06-19 18:55:02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中工网评论员 李靖 据新华社报道,近来,全国多地夜校火热开启,“开课即满”“一座难求”,上夜校成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后的新选项。自从年轻人开始“抢上”老年大学的培训班后,各...

中工网评论员 李靖

据新华社报道,近来,全国多地夜校火热开启,“开课即满”“一座难求”,上夜校成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后的新选项。自从年轻人开始“抢上”老年大学的培训班后,各种各样的夜校似乎成了下一个遭他们挖掘出来的“宝藏”。

夜校“热”起来,与夜校提供的课程多元有关,与职场人自我提升的诉求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其性价比——与各种私教、高端俱乐部的培训相比,多数夜校主打的是经济实惠甚至免费,这对职场人尤其是步入社会不久、收入不高的职场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友好的。而且,时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钱花在刀刃上,夜校培训正是以低调朴实的底色获得了公众认可。

相较以往,夜校所承载的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不乏技能型、学历型这样的传统培训,但艺术、文化、小众爱好等方面的内容似乎更能戳中人们的兴趣点。学员通过参与课程舒缓精神、愉悦自我,顺带还能实现基于兴趣圈的社交功能,于职场之外找到一片能让心灵得到休憩的港湾,功利性的目的在减弱,自我提升层面的获得感在增强。某种角度上,这种“内外兼修”的选择体现了人们对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思考。夜校的办学主体要想抓住更多职场人的心,就需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和趋势。

夜校“热”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何让夜校持续“保温”甚至“升温”,是下一步应该关注的重点。

这当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夜校的课程设置。当下夜校课程的课时设置多是每期10节左右,从非遗制作到短视频剪辑,从传统茶道到手冲咖啡,不难看出,轻松有趣的内容更能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小有所得”也更容易增加人们的成就感。有的地方的职工夜校围绕职工需求开设室内蹦极、民族舞蹈、零基础瑜伽等特色课程,名额刚一发布即遭“秒光”;有的地方工会在侦查走访职工实际需求后,积极实施服务阵地“点亮工程”,采取“职工下班工会上班”服务模式,“错峰”为职工群众提供各类公益培训;不少地方的夜校呈现出一些地域特色,有的开设了语言类课程,有的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有的与本土特色产业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一样的“人气爆棚”。可见,夜校想抓住更多职场人的心,就需要做好调研,真正挖掘出他们的兴趣点,努力让课程与时俱进、有质有量,让夜校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当然,在这过程中,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做好引导、支持和监管。比如,夜校的办学主体有文化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职业院校,还有民办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有学员自己组团形成的“野生夜校”。公办夜校可能资金有限,能调动的资源也有限;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可能对办夜校并不擅长,这中间涉及资源的调配、合作问题;再如,个别培训机构存在打着夜校名义为商业培训引流的情况,课程粗糙,学员学习体验不佳,融易新媒体消息,这也对相关部门的及时监管提出了要求。

期待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夜校能探索出更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实现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惠及更多职场人,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