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一湖好水鱼先知 连云港石梁河生态治理小记

一湖好水鱼先知 连云港石梁河生态治理小记

2023-11-23 01:30: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央广网连云港11月17日消息(记者郑楚豫)秋日的连云港石梁河水库边群鸟翔集,健康步道上有游客与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里散步晒暖。回想起这些年石梁河水库周边景色发生的变化,附近赣榆区欢墩埠村的村民孟强不由得感慨:“当年这里还是黄沙满天,汽油味阵阵,我们茶余饭后没有地方可以散步。”如今水清岸绿的石梁河,见证着近年来当地水库生态发生的变化。 治理后的石梁河水库(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石梁河水库地处苏鲁两省三县区交界处,是江...

  央广网连云港11月17日消息(记者郑楚豫)秋日的连云港石梁河水库边群鸟翔集,健康步道上有游客与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里散步晒暖。回想起这些年石梁河水库周边景色发生的变化,附近赣榆区欢墩埠村的村民孟强不由得感慨:“当年这里还是黄沙满天,汽油味阵阵,我们茶余饭后没有地方可以散步。”如今水清岸绿的石梁河,见证着近年来当地水库生态发生的变化。

一湖好水鱼先知 连云港石梁河生态治理小记

治理后的石梁河水库(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石梁河水库地处苏鲁两省三县区交界处,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沂河、沭河纵越沂蒙山区南下,流入江苏境内,在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汇聚于石梁河。

  1962年水库建成后,人均不足一亩地的现状,使得当地3万多居民开始到水上讨生活,采砂养殖一时间红火起来,一度成为致富的典型。原来,石梁河水库的砂质好,适合做建筑材料,所以就有很多当地居民购置采砂船去采砂。“采砂虽然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了,但对环境的破坏实在太大。”陈建乡是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刘金村村民,今年已经78岁的他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多年来在这片水域发生的变化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采砂船会漏油,那时候水面经常漂着一层柴油,连鱼都有柴油味。”据陈建乡回忆,治理前的石梁河水库沿岸有着百余家砂场,网箱养殖覆盖了大部分的水面,三无渔船滥捕滥捞,岸线乱垦乱建,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为了解决水库不法采砂问题,2019年2月,当地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石梁河水库采砂管理的通报》,取缔全部425个采砂证,全面暂停石梁河采砂。历经八个多月,共清退砂场106座,拆除洗砂机214台,拆解“三无”采运砂船1805艘,恢复滩地360万平方米,结束了石梁河水库30多年不法采砂问题。

  陈建乡的儿子陈士阳曾经也从事采砂工作,在当地进行整治管理后,陈士阳购置了几台收割机,往返湖北、安徽、河南等周边省市,成为了一名农机手。“当地发放了农机补贴,我儿子就转行了。我们住在附近的人对石梁河还是很有感情的。”

  除了整治不法采砂问题,当地还对违法圈圩及网箱养殖开展了专项整治,对26米等高线以下河库违法行为全面排查,融易新媒体消息,清理违法圈圩、违法建设681万平方米。2021年1月,开展网箱清理行动,销毁库区无序网箱10.5万只,恢复水面面积415万平方米。2021年3月,石梁河水库的水质由以往的劣Ⅴ类改善至Ⅲ类;2022年全年,石梁河水库利用雨洪资源共向市区送清水8000万方,沿线主要河流新沭河、蔷薇河、东盐河等水质均达到Ⅲ类。

  进行环境整治后,渔民们怎么办?欢墩埠村副村长孟凡迎告诉记者,从前在水库做养殖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靠养殖获得的年收入两三万元。由于收入太少,年轻人往往都到附近去打工。

  在进行环境整治后,当地成立了渔业合作社,在石梁河水库规划的养殖区内进行规模养殖。“规模化的好处就是养殖变得更加科学,再加上水质好了,鱼的价格也就涨上去了。”孟凡迎表示市农科院和高校对村里的渔业合作社提供科学规划和专业技术指导,今年还引进了鸭嘴鱼新品种。收益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回来从事养殖工作。从传统的网箱养殖走向规模化养殖,实现了生态与富民的双赢。

  如今,随着石梁河的水生态越来越好,与之相关的富民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当地启动了945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区,推行“生态散养+生态高效养殖+标准化养殖”“国有企业+乡镇合作社+农户”养殖新模式,实现以渔养水、以渔净水、以渔控藻,让周边群众共享渔业发展的增值收益。石梁河大鱼销售可达上海、南京、南昌等城市,初步形成了生态有机鱼品牌,形成了富民支柱新产业。

一湖好水鱼先知 连云港石梁河生态治理小记

治理后的石梁河水库(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对于退渔上岸的高龄渔民,当地则组织专项培训,引导他们发展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种植蓝莓,并提供引导资金,根据养殖户的需求、特长,积极帮助养殖户再就业。此外,依托石梁河水库的生态资源,当地积极发展农业采摘、房车基地、特色民宿、特色小镇等各种建设,因地制宜壮大石梁河库区“美丽经济”,带动周边群众走上绿色致富之路。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在津召开,全球肿瘤学界专家学者贡献防

中新网天津11月18日电 (孙玲玲)恶性肿瘤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肿瘤有效防控关系我...

1 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在津召开,全球肿瘤学界专家学者贡献防

中新网天津11月18日电 (孙玲玲)恶性肿瘤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肿瘤有效防控关系我...

2 一湖好水鱼先知 连云港石梁河生态治理小记

央广网连云港11月17日消息(记者郑楚豫)秋日的连云港石梁河水库边群鸟翔集,健康步道上有游...

3 我在“一带一路”修火车:做“义新欧”的“医生” 护航列车安

2014年11月18日,第一辆“义新欧”中欧班列在浙江义乌西站发出,驶向马德里。10年时间,超过...

4 高交会这些展品实力吸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的关键在这→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正在广东深圳举行。在高交会上,一批校企联合研发...

5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博湖县“火红产业”助农增添“幸福味道

中新网新疆博湖11月18日电 (马晓东 闹勇俊)近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通告看到,国...

6 云南开行“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

中新网昆明11月18日电 (邓瑜)记者18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首趟“象往号”云...

7 2023网络全媒体厦门行聚焦两岸融合发展

中新网厦门11月18日电 (记者 杨伏山)由厦门市委网信办主办、海沧区委网信办协办的“两岸共话...

8 “多彩计划”乡村彩绘第一期项目在北京密云竣工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多彩计划”乡村彩绘第一期项目竣工仪式暨密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

9 沈阳李氏糖人传承百年“甜美记忆” 搭起中外“糖桥”

中新社沈阳11月18日电 题:沈阳李氏糖人传承百年“甜美记忆” 搭起中外“糖桥” 中新社记者...

10 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用中文写作会让我感到安心,因为那是家的感觉。”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说道。 11月16日下...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