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2023-07-03 20:40:03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那时选择升学志愿也有‘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是指所谓‘个人出路’大的,如工程等;‘冷门’是指‘个人出路’小的,如师范、文法、地质等,而且觉得功课好的应读‘热门’,功课差的应读‘冷门’……” 自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启幕以来,如何选专业填报志愿,至今仍是热点话题。时光回溯至1953年5月26日,这是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大一学生殷鸿福在《中国青年报》上写下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说法”。 填报志愿时,...

  “那时选择升学志愿也有‘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是指所谓‘个人出路’大的,如工程等;‘冷门’是指‘个人出路’小的,如师范、文法、地质等,而且觉得功课好的应读‘热门’,功课差的应读‘冷门’……”  

  自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启幕以来,如何选专业填报志愿,至今仍是热点话题。时光回溯至1953年5月26日,这是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大一学生殷鸿福在《中国青年报》上写下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说法”。

  填报志愿时,许多同龄人不理解,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高考成绩优异的殷鸿福,明明可以读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电机、工程等“热门”专业,却执意选择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地质学院,学习矿产勘探。

  从一个没爬过高山、没蹚过远路、“跑两步就喘”的文弱书生,到耄耋之年依然穿梭在高山峡谷,进行野外科考的地质学家;从北京地质学院的首届新生,成长为攻克地质古生物学“卡脖子”难题的中科院院士,殷鸿福用70年时间,诠释了他的人生选择——“以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感到自豪和幸福”。

  他从青年时代立下志向,用70年奋斗,为祖国地质事业在全球地质史上钉上了一颗“金钉子”,也把自己的人生打磨成了一颗金钉子。

  回忆起18岁那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一文,而今88岁的殷鸿福感慨,“面对‘卡脖子’,当今时代尤为呼唤‘钉钉子’精神,锚定一个国家需求的方向,不断掘进”。

  空一半的中国矿产分布图,让他决心填报“最苦的专业”

  1952年,殷鸿福从上海育才中学毕业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清华交大,电机机械”。彼时,在大多数同学眼中,学习这些“热门”专业是实现个人抱负的不二选择。

  殷鸿福在中学时期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又担任班里的团支部委员。1952年8月,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按当时的成绩,他可以“稳上”清华大学或交通大学的热门专业。

  然而,年少的殷鸿福有自己的考量。

  其时,新中国百废待兴,矿产资源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国内急需大量地质人才,投身矿产资源勘探。1950年毛泽东主席访苏期间,专门为留苏学习地质专业的中国学生题字“开发矿业”。

  以石油为例,还笼罩在西方学者“中国贫油论”阴云中的中国大地,甚至有“一滴血也未必能换来一滴油”的说法。

  情势的急迫从一个经典电影镜头中可见一斑:20世纪50年代,王进喜作为工业战线代表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长安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因为缺油背上了煤气包,这个后来以“铁人”闻名的汉子,蹲在路边直掉泪。

  1952年,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大调整,一批来自国内地质领域的顶级专家从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走出,来到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建设起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体系。

  “为祖国找矿”的号召,在年轻的殷鸿福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

  高考填报志愿时,兄弟三人中平日里“最听话”的殷鸿福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越是苦的,越是国家需要的专业,我越要报”。

  他把艰苦专业和个人兴趣做了结合——选中地质矿产与勘探专业,最终以超过当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的成绩考入了彼时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大学时代是人生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1952年秋天的开学典礼上,时任地质部部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动情地讲道:“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航空学院是‘惊天’,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

  而今回首那段如火的岁月,已是耄耋之年的殷鸿福满怀深情,“那是人生记忆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彼时,虽然教学条件有限,但每位老师都很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

  有一次,后来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老师杨遵仪在讲授一种名为“石燕”的化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石形态,索性一只脚搭在椅子上,双手舞动,模仿燕子展翅的动作,还打趣地说道:“看!这就是石燕的样子。”霎时间全场大笑。

  此外,讲授地史学的王鸿祯教授和讲授矿物学的於崇文教授,都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选中科院院士。当时,同学们并不知道这些老师的来历,只觉得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十分硬核。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冷清的老年餐厅问题出在哪儿?

“不好吃”“不愿去”“价太贵”……冷清的餐厅问题出在哪儿?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助餐需...

2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那时选择升学志愿也有‘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是指所谓‘个人出路’大的,如...

3 广铁团体回应“游客彼此争执热水泼小孩”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武广车队官方微博消息,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武广车队...

4 18岁大学生为梦想在公交车上勇敢演讲

遇见你丨18岁大学生为梦想在公交车上勇敢演讲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名大...

5 为求复婚替前夫还债 一女子设陷阱骗取40人156万余元

为求复婚替前夫还债设诈骗陷阱 总共骗取40余人156万余元被提起公诉 本报讯(通讯员 林桢淑 记...

6 福建新农村 文明气息浓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叶艺琳)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村道平坦整洁,村落整洁有序...

7 福建敦促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机构“手拉手”对接 促医企两边互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叶秋云)“医疗器械企业要协同推进,完善‘卫健—医保—药监—企业’...

8 “八八战略”20年:基层代表讲述“浙”里变化

中新网杭州6月30日电(钱晨菲)6月30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我‘浙’二十年”专场记者见...

9 (聚焦海峡论坛)1600余位两岸信众齐聚福建东山共祭关帝

中新网漳州6月30日电 (廖珍妹)“千年古榕同根茎,海峡中华一家亲;两岸同胞亲骨肉,隔山隔...

10 各地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拓岗位、促就业

央视网消息: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各地通过举办对接会、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

1 冷清的老年餐厅问题出在哪儿?

“不好吃”“不愿去”“价太贵”……冷清的餐厅问题出在哪儿?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助餐需...

2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那时选择升学志愿也有‘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是指所谓‘个人出路’大的,如...

3 广铁团体回应“游客彼此争执热水泼小孩”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武广车队官方微博消息,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武广车队...

4 18岁大学生为梦想在公交车上勇敢演讲

遇见你丨18岁大学生为梦想在公交车上勇敢演讲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名大...

5 为求复婚替前夫还债 一女子设陷阱骗取40人156万余元

为求复婚替前夫还债设诈骗陷阱 总共骗取40余人156万余元被提起公诉 本报讯(通讯员 林桢淑 记...

6 福建新农村 文明气息浓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叶艺琳)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村道平坦整洁,村落整洁有序...

7 福建敦促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机构“手拉手”对接 促医企两边互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叶秋云)“医疗器械企业要协同推进,完善‘卫健—医保—药监—企业’...

8 “八八战略”20年:基层代表讲述“浙”里变化

中新网杭州6月30日电(钱晨菲)6月30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我‘浙’二十年”专场记者见...

9 (聚焦海峡论坛)1600余位两岸信众齐聚福建东山共祭关帝

中新网漳州6月30日电 (廖珍妹)“千年古榕同根茎,海峡中华一家亲;两岸同胞亲骨肉,隔山隔...

10 各地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拓岗位、促就业

央视网消息: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各地通过举办对接会、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