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有了新匠人,搭上互联网: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有了新匠人,搭上互联网: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2022-11-27 12:47: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苏晓莉成名人啦!” “那个绣娘苏晓莉?” “没错,就是她!” 前段时间,2022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木兰奖”揭晓,苏晓莉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的获奖者。苏晓莉能成名人,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一次,苏晓莉去看外国朋友,带了一份家乡青绣作为礼物。没想到,盯着绣品上用七彩丝线绣成的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雀儿头……朋友双眼直放光,希望买一些送给亲友,越多越好。 青绣...

  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苏晓莉成名人啦!”

  “那个绣娘苏晓莉?”  

  “没错,就是她!”

  前段时间,2022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木兰奖”揭晓,苏晓莉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的获奖者。苏晓莉能成名人,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一次,苏晓莉去看外国朋友,带了一份家乡青绣作为礼物。没想到,盯着绣品上用七彩丝线绣成的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雀儿头……朋友双眼直放光,希望买一些送给亲友,越多越好。

  青绣,是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简称,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南路开通时便已兴起。千百年来,刺绣,几乎是青海各民族女性必备的手艺。

  苏晓莉没想到,家乡大姑娘小媳妇老奶奶都会的老手艺,竟这么受稀罕。于是,她借助政府对非遗传承出台的贷款、专家帮扶等扶持政策,开始了青绣产业发展之路。十年来,苏晓莉共带动10多万农村妇女当起绣娘。日月山下、青海湖畔,随着一根根绣花针在她们指尖来回翻转,香囊、荷包、枕巾、鞋垫、丝巾、桌旗、服装、抱枕、国潮团扇等200多款青绣产品被开发出来,销往世界各地。绣娘的年平均收入,也由最初的500元,融易新媒体,变成了如今的36000多元。

  像青绣一样,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手艺还有很多。如何让这些传统老手艺焕发出新生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陆续出台,多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名录先后公布。

  青海绣娘飞针走线时,山东章丘铁匠冯长全正挥舞铁锤锻打锅胚。“经历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高温、数万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冯长全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很是自信。可是,有一阵子,冯长全和同行们手工打造的铁锅却出现了滞销。

  传统手工艺产品要想卖得好,既要实用,还要赢得当代人的审美。为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颜值和价值,2015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启动,左手牵着非遗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开启一场“寻美”之旅。

  在章丘铁匠手工艺行业协会的组织下,打锅的师傅们,开始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改良工艺和产品,同时,注册专门商标、重塑品牌形象。“真没想到,这么一变,我们章丘铁锅再也不愁卖了。”冯长全兴奋地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的铁锅还登上《舌尖上的中国》,成了厨具中的网红。

  蜡染设计师成昊也是这场“寻美”之旅的参与者。他将古老的苗族蜡染技艺,融入礼服、旗袍设计——一块方巾,一尺蓝布,一笔一画,一点一捺,或似淙淙瀑布泉,又如白烟花簇雪,蓝底白花,至简之色,开出至繁之美。

  “外国人讲定制,而手绘的蜡染就是我们古老的‘高级定制’!”成昊说,“这一件件吸收了蜡染元素的服装,不仅是服装,更是承载历史记忆、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

  这些融合了当代设计元素的蜡染,走出大山,在国内外各大时装周上备受追捧。每一次,观众都会投来惊羡的目光,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一位老手工艺人曾经这样说。而当这“手的记忆”遇上互联网,便立刻在现代生活中被激活。

  52岁的潘云峰,是一位竹编手艺人。他年轻时,篾匠很吃香,箩筐、篮子、锅刷等日用工具都是竹制品。后来,塑料袋取代了竹筐,钢丝球取代了竹锅刷,篾匠的生计越来越难维持,潘云峰不得不改行。

  几年前,结束打工生涯的潘云峰回到家乡。爱刷短视频的他,经常在手机中看到各种手工艺短视频,一个想法由此萌生:何不把自己做竹编的过程也拍下来?

  说干就干,他架起手机,在镜头前熟练地操作。左手持竹片,右手握篾刀,一刀刀劈下,刀刃翻飞,破竹成丝,将篾丝捆扎好,敲入竹钉……竹制锅刷的制作过程,被他浓缩在3分钟的短视频里,他不断变换的招式惊险无比,常让网友的心悬在半空,啧啧称奇。

  没想到仅一天时间,这条短视频的播放量就超3000万。短短3年,他圈粉500多万。他的竹编视频还被网友发布到海外平台上,引来上千万外国网友围观。

  新的传播手段为老手艺打开新天地。从此,潘云峰一边做竹编,一边拍短视频。他的竹编产品也通过短视频下方的“小黄车”,销往世界各地。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从无奈之举到主动选择 直播间成文艺演出“第二舞台”

线上直播为演艺注入新活力 青年竹笛演奏家谭伟海是一位盲人。他凭借精湛的竹笛演奏技艺加...

2 有了新匠人,搭上互联网: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苏晓莉成名人啦!” “那个绣娘苏晓莉...

3 11年考证12本有何用?车间工人这样回应质疑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车间工人张淑宝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他自学11年考取12本证书,...

4 被纳入职业大典 验房师身份“转正”也等候资质“转正”

近日,“验房师”作为房地产领域唯一的新增职业被正式纳入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告别“游...

5 台湾女孩在南京“生长”:开个人画展、获国际大奖

台湾女孩在南京不疾不徐“生长”的4年: 开了个人画展,还获得国际大奖 不久前,台湾女孩...

6 评论:不能让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花式伎俩”得逞

不能让加害劳动者权益的“花式技巧”得逞 万周 2019年1月,甘肃某公司与刘某签订聘用条约,...

7 “世界杯综合征”门诊火了 因事设诊值得提倡

“我们的‘世界杯综合征’门诊从今年世界杯开始第一天同步开设,到现在已经接诊了六七十...

8 捐赠百万工资助力学生学业 华人艺术家晨晓话责任与担当

中新网绍兴11月24日电(记者 林波)“我来到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四年,这四年中,每年我都拿...

9 精彩!一令一动 声落即起 四川消防搜救犬技能大比拼落幕

中新网成都11月24日电 (刘忠俊 王宇轩)24日,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第二届搜救犬技术比武决赛在...

10 3只喜鹊1只朱鹮上演“鹮鹊相争” 朱鹮:“走为上策”

中新网西安11月24日电 (阿琳娜 罗元一)记者24日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

1 从无奈之举到主动选择 直播间成文艺演出“第二舞台”

线上直播为演艺注入新活力 青年竹笛演奏家谭伟海是一位盲人。他凭借精湛的竹笛演奏技艺加...

2 有了新匠人,搭上互联网: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嘿,这些老手艺,活啦!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苏晓莉成名人啦!” “那个绣娘苏晓莉...

3 11年考证12本有何用?车间工人这样回应质疑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车间工人张淑宝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他自学11年考取12本证书,...

4 被纳入职业大典 验房师身份“转正”也等候资质“转正”

近日,“验房师”作为房地产领域唯一的新增职业被正式纳入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告别“游...

5 台湾女孩在南京“生长”:开个人画展、获国际大奖

台湾女孩在南京不疾不徐“生长”的4年: 开了个人画展,还获得国际大奖 不久前,台湾女孩...

6 评论:不能让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花式伎俩”得逞

不能让加害劳动者权益的“花式技巧”得逞 万周 2019年1月,甘肃某公司与刘某签订聘用条约,...

7 “世界杯综合征”门诊火了 因事设诊值得提倡

“我们的‘世界杯综合征’门诊从今年世界杯开始第一天同步开设,到现在已经接诊了六七十...

8 捐赠百万工资助力学生学业 华人艺术家晨晓话责任与担当

中新网绍兴11月24日电(记者 林波)“我来到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四年,这四年中,每年我都拿...

9 精彩!一令一动 声落即起 四川消防搜救犬技能大比拼落幕

中新网成都11月24日电 (刘忠俊 王宇轩)24日,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第二届搜救犬技术比武决赛在...

10 3只喜鹊1只朱鹮上演“鹮鹊相争” 朱鹮:“走为上策”

中新网西安11月24日电 (阿琳娜 罗元一)记者24日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