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好村民开好小组会,让村民自愿投工投劳?说到这里,朱佐行谈得津津有味,他通过微信群里直播调动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原来,他从易到难,先从涉及4户村民的串户路入手,把施工和修好的图片发到微信群,群里就有村民说:“这条路只涉及四五家,我们那边有30多户人家,为何不修?”朱佐行回复说:“政府出水泥沙子,你们愿意投工投劳不?”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愿意的话,大家就开会商量。”朱佐行说,会开起来,路修好后,群众还AA制聚餐庆祝,邻里关系得以改善。
一次支部座谈会,夯实了基层战斗堡垒
昔日的者密镇平河村,矛盾纠纷不断发生,村级党组织与群众之间产生严重信任危机,群访频发,2017年,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村党支部进行一次座谈
“我冥思苦想、多方走访,知道了主要原因是村‘两委’不团结,整个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毫无威信。”从平塘县委组织部派到平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石玉立找到了制约平河村发展的症结。他告诉记者,首先他找到个别村干部进行交流,后面召开村干部、党员座谈会,制定了规章制度,明确了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必须按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办,由“两委”集体开会研究决定。
“通过支部座谈会,我们还碰撞出了很多的火花,村民自治改革‘五加五推’工作法、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石玉立介绍说,现在支部座谈会已经成为惯例,村支“两委”干部都非常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平河村后进变先进,成为平塘县城市民的“后花园”,乡村旅游发展的红红火火,被评为了“黔南十大最美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7万元,全面小康程度达98%以上。
平塘县通过党支部组织村级党员开展一次座谈会,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检视支部和党员存在的问题,交流脱贫攻坚心得体会和经验做法,并结合身边的违法违规案例开展党员廉洁教育,召开座谈会2944次,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显著提升。
一次通话,解决了问题拉近了距离
“喂,老乡您好!我是金山村网格员黄芃,请问您近期在外工作还顺利吗?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感谢你们啊,帮我把我家门窗修好了。”在外务工的金山村脱贫群众李凡友向黄芃表达谢意。几名网格员围坐一起,一边给外出务工群众拨打电话,一边做着记录。
同外出务工人员通一次话
原来,李凡友长期外出务工,老父亲一直在家独居,不久前,因暴雨导致门窗部分损坏。“没想到,当时我在电话里也就是随口一提,干部还真放在了心上。听父亲打电话说,当晚他们就到家里了解情况,不到3天时间,就修好了门窗。”李凡友说。
和李凡友一样,大田组群众汤仲国也通过电话,解决了自己面临的烦心事。“没想到一个电话,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汤仲国说,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他患病在床,驻村网格员石顺红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后,为其申请办理了临时救助,并发动捐款。
截至目前,平塘县驻村干部“同外出务工群众通一次话”94607次,搜集群众诉求3000余件,办理完结2300余件,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批朋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孔王寨地处麻山深处,一个典型的苗族寨子。
网格员舒建云回想初到寨子的第一印象:“左脚踩鸭粪、右脚踩鸡屎”,整个寨子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破烂、垃圾污水畜便横流,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
驻村干部与群众一道传阅寨子老旧照片
现在的孔王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寨容寨貌整洁、新房建起了、串户路连到每家每户、垃圾定期清运处理、村民有了精气神、寨子里时常歌声飘扬……
这些改变源于舒建云会交“朋友”。“成了朋友,工作就好开展了。”舒建云说,为了把大家团结起来,她先抓住“关键少数”,和寨子上的4名党员交成朋友,通过党员的带动,再把44户村民处成朋友,带领大家一起整治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危房改造……
“群众把她当朋友,特别信任她,主要还是给寨子上做了很多好事。”孔王寨组组长杨再勇讲起舒建云,敬佩不已。
“她还给贫困户杨秀成的孙子织毛衣”
“还自己贴钱,给群众买牛、买马喂”
……
一旁的群众争先恐后的讲述着。
社区开展“六个一”服务模式
文章标题:【为了脚下泥土的芳香——平塘县创新“六个一”驻村工作法的生动实践(2)】 内容摘要:如何组织好村民开好小组会,让村民自愿投工投劳?说到这里,朱佐行谈得津津有味,他通过微信群里直播调动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原来,他从易到难,先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1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