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以菊花为媒谱写产业革命新篇章

近年来,麻江县紧紧围绕“1258”主导产业,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振兴乡村经济。在菊花产业上,以宣威镇、龙山镇为示范点,纵深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推进菊花种植推广,菊花从2016年的160亩初始规模,到现在的1750亩种植规模,菊花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以农业、加工、旅游、销售为一体的菊花产业链初步形成。

一是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产业新路子。“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麻江县充分利用菊花秋季观赏特点,围绕“泡好一杯花茶、酿好一壶酒、品尝一桌花宴、研究一副花药、观赏一台花赋、展现一室花韵”的“七个一”工程,积极打造药谷江村千亩菊花示范园。现有菊花品种561个,在园区内建成木栈道4000米,现代化科技玻璃大棚精品菊展厅12000平方,美食一条街400平方,茶舍及餐馆各1栋等景区设施,并积极植入七彩滑道、山地露营、山地自行车、热气球、零售店、扶贫集市等业态。自菊花园开园营业以来,实现旅游井喷式增长,最高门票收入达500余万元,旅游旺季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特农产品销售月均收入10000元以上,实现综合收益3000余万元,纵深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走出产业新模式。2016年以来,麻江县以菊花产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种植玉米等低效作物的习惯,在宣威、龙山、金竹、杏山、贤昌等乡镇,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菊1150亩,带动5个乡镇街道34个合作社,实现收益369.12万元。以县花之韵公司为产业龙头推动示范种植,并以统一发苗、地膜、肥料等生产物资方式,公司按市场保底价格统一收购,并从收购款中统一扣除前期发放的物资折价款,积极发动群众、种植主体开展菊花种植,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从南京农业大学技术支持下产业实现自主育苗100万株到2020年产业完全实现育苗自给自足,完成育苗300余万株,同年建成食用菊示范基地150亩,并积极开展菊花供内销外卖,实现产值95万元,并积极引进浙江省雅菊公司进行产品收购,带动农户综合增收20余万元。通过积极探索菊花适种特性,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走出了一条适合麻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菊花产业发展。

三是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走出产业生产力。借助杭州帮扶麻江契机,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建成菊花加工厂5个,完成SC认证加工厂3000平方,烘干设备141台投入使用,具备以空气能烘干原理,生产绿色无污染优质产品。目前,已有自主产品菊花茶、菊花枕、菊花饺子系列产品3个。同时,通过农文旅公司产业发展资金,建成菊花园500亩菊花种植示范基地、菊花园育苗大棚、乌羊麻菊花育苗大棚等产业设施,不断完善菊花产业配套设施,提高产业生产能力,推进菊花产业发展稳步向前。

四是增强产业利益链接,走出产业反哺率。随着菊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以土地入股菊花园种植,土地入股利益联结农户721户,1700亩,其中贫困户286户542.14亩土地流转金325284元。发动群众菊花自种,利用自家闲置土地进行食用菊花种植,每亩产量达1500-3000斤,每亩最低收入4500元,成本2450元/亩(不含土租和采摘工),亩利润1000-3000元。积极吸收基地附近群众参与菊花生产,培育为菊花产业工人促增收。菊花生产基地平均每天雇用本地劳动力105人参与除草、翻土、去顶、洒水等工作,每人每月增收2200元。以“特惠贷”入股参与分红。卡乌村19户贫困户入股95万元到合作社参与公司经营,按8%保底分红,每户年增收4000元;异地“特惠贷”入股参与分红,宣威镇其他15个村442户以2210万元“特惠贷”入股合作社参与园区项目建设抱团发展,使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按8%保底分红,每户增收4000元。

 文章标题:麻江:以菊花为媒谱写产业革命新篇章

内容摘要:麻江:以菊花为媒谱写产业革命新篇章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09427.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