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德的资本“三步棋”:A股能否提振“晶科系”?
本报记者/张英英/吴可仲/北京报道
位于上海静安区寿阳路的晶科大厦,有两家上市公司在此办公,一家是晶科能源(JKS.US),另一家是晶科科技(601778.SH)。两家企业的掌舵者均为光伏“大佬”李仙德。
李仙德为人低调内敛,不喜闹的他鲜少出现在行业论坛上。如今不满50岁的他,却已带领两家企业登陆美国纽交所和中国A股主板。
值得关注的是,继操盘晶科能源和晶科科技之后,李仙德正在资本市场落下第三步棋。一个多月前,晶科能源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分拆子公司“江西晶科”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意味着,李仙德或将坐拥“晶科系”三家上市平台。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晶科能源了解到,拟分拆上市主体即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现名晶科能源有限公司)。10月30日,晶科能源宣布,江西晶科完成31亿元人民币(约合4.58亿美元)的股权融资。该股权融资是为了使江西晶科达到科创板上市条件,并为其持续的业务拓展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
晶科能源还告诉记者,目前晶科能源持有江西晶科73.3%的股权。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做上市前的筹备工作,希望可以尽快递交材料,具体上市时间尚不好评估。
李氏兄弟“鏖战”光伏
2006年6月,31岁的李仙德开始在光伏领域大展拳脚。据报道,彼时他与李仙华、陈康平(晶科科技招股书显示,李仙华与李仙德为兄弟关系,陈康平与李仙德的配偶为兄妹关系)相关家族成员成立了德晟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通过提供回收硅料为大哥李仙寿旗下昱辉阳光(现更名瑞能新能源)生产的硅片做配套。
不过,深知光伏市场前景后,李仙德决定延伸产业链,先后建立起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为主延伸垂直一体化产能。
晶科能源招股书显示,2006年12月,李仙德、李仙华和陈康平成立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晶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晶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香港的栢嘉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实际由李仙德、陈康平和李仙华在香港注册成立)。2009年6月,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跨省收购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现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进入电池和组件领域,这也是“晶科系”产业链布局进程中的关键性一步。
在光伏领域,相比英利苗连生、尚德施正荣、赛维彭小峰等,李仙德属于后来者,但其带领下的晶科能源却成长迅速。据《上饶日报》报道,晶科能源2007年销售收入7.8亿元,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99亿元,涨了近12倍。
事实上,刚接触光伏不久,李仙德便有了赴美上市的想法。2007年8月,李仙德搭建红筹架构,成立开曼主体上市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即晶科能源),随后通过100%控股晶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得以最终控股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5月,晶科能源成功登陆纽交所,并通过国内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实体经营。李仙德是晶科能源第一大股东,也担任公司董事长。
上市以后,晶科能源加大全球化布局,其不仅卖组件,还开始建设光伏电站。2011年7月,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上饶市晶科光伏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即晶科科技前身),主要从事电站运营和电站EPC业务等。
晶科能源方面曾认为,发展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EPC和电站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既可以摆脱上下游的依赖,有效控制成本,又可以根据市场波动灵活调整企业战略方向。
特别是2012年欧美“光伏双反”冲击后,国家相关部门在2013年起纷纷出台政策“救市”,晶科能源便趁机开拓国内下游电站市场。截至2013年底,晶科能源并网发电的电站总量约达213MW。
分拆电站业务
在电站装机量不断提升之时,2014年1月,晶科能源宣布对下游光伏电站项目进行了战略选择研究,考虑分拆该业务上市。“现在市场上对电站持有和运营非常偏好,目前拆分出来单独上市,可以不受原来光伏制造业务的制约和影响,更好地募集资金,做大这一块业务。”晶科能源CEO陈康平曾对外解释。
除了融资的考虑,某光伏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电站和制造端属于不同性质运营和盈利模式,会影响投资者评判,不利于对公司整体估值,这是分拆的逻辑。
综合考虑国际融资环境、国内光伏行业支持政策等因素,晶科科技终止海外上市计划,于2016年完成拆分,并筹划在国内上市。
文章标题:【李仙德的资本三步棋:A股能否提振“晶科系”?】 内容摘要:李仙德的资本三步棋:A股能否提振“晶科系”?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19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