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2亿元 增长3.8%

上半年,海安推进复工复产,抢时间、补损失、拉速度,较快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融易新媒体,在大战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2亿元,增长3.8%,增幅南通第一。

下半年呢?海安提出,坚定不移地围绕高质量发展“南通争第一、全省前十五”工作目标,接续奋斗、持续发力,拿出“滚钉板”“脱层皮”的毅力和勇气,从头抓起、从现在抓起,强优势补短板,压责任促提升。

目前,海安全市各区镇各部门正把工作优势转化为指标优势,千方百计提升发展指数,抓好落实。

勇于正视不足锁定三大任务

如何增创优势补好短板?8月4日,海安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完成全力以赴夺取“双胜利”、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三大任务。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如何在紧环境下率先摆脱不利局势,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海安市委明确,枢纽优势、发展机遇、前景预期没有改变,勇争第一、勇争一流的精气神不会消减;在上半年经受疫情考验后,全市上下信心更足,斗志更旺,必将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竞争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追赶超越、勇立潮头。

从2019年监测情况看,海安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95%,在6大类41项指标中,33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总体进展良好,但仍有8项指标存在短板。海安自我剖析,认为这反映的是发展上的不足、工作上的缺位、能力上的短板。进入百米冲刺状态,海安全市上下通过加强动态监测、分析评估、跟踪问效,深挖发展潜力,突破瓶颈制约,齐心补好短板。

去年,海安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17位,较2018年前进13个位次,论发展,海安连续多年在南通是排头兵,但海安看到的是自身的不足。在全省参与同一组考核的63个县(市、区)中,海安人均GDP、居民收入等指标处于20名左右。比较,让海安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地区、先进地方相比,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决战“过万亿”的过程,也是海安实现“南通争第一、全省前十五”目标的过程。

敢于夺杯扛旗“狼性”精神不竭

事业呼唤担当,落实彰显作为。

总投资50亿元的弘盛新材料差别化锦纶新材料项目落户高新区。目前,主体厂房已建至地上二层,年底可实现封顶。

繁华玻璃智能调光特种玻璃项目总投资20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磁控溅射真空镀膜生产线。目前,厂房主体已完成五分之三工作量,1亿多元设备已进场。

总投资100亿元的海威光电项目产证已办,环评及立项完成;总投资20亿元的冠通智能项目三证已办结,6个单体及科研楼封顶;总投资20亿元的捷安特轻合金项目土地证办结,正在办理规划及施工许可证……

上半年,海安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6个,其中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5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再次领跑南通。

在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海安扛回南通市上半年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先进省级开发园区三面“流动红旗”。

在项目建设竞赛场上,海安是“优等生”,这离不开海安党员干部敢于争先、永不服输的精气神。

面对“过万亿”,面对激烈竞争的项目建设,海安咬定目标不放松,勇争第一不动摇,周例会推进,全程化督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项目的推进落实。

善于放大优势园区挑起大梁

上半年,海安获得的三面红旗中,两面由开发区和高新区夺得。

决战“过万亿”,园区是主战场。

海安推进七大专业园区发展能级提升,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园区。抓好常安纺织科技园省级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增强承载力和吸附力;建好建强区镇亿元项目集聚区,支持发展现代工业综合体,推动亿元项目成片建设;完善并用好“共引共建共享”机制,促进重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

海安不断巩固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打造一支业务精干、能打硬仗、冲锋陷阵的“特种部队”。

开发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海安重点打造的七大专业园区之一,设有产业园管理中心和建设研发核心等“一中心五区”,目前,引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项目120多个。

在冠通智能科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项目现场,一栋栋现代化的科技厂房分列厂区主干道两侧。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设备投入8亿元。目前,10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外墙及道路管网建设。

 文章标题:海安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2亿元 增长3.8%,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15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