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圈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疑问:那些体力下降、年过35岁的人去了哪儿?始于1994年的中国互联网,历经了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朝全然不同的IoT物联网时代快速演进。中国互联网俨然已行至中年,拓荒者、先行者也人到中年,他们今在何方?是已经退休、仍在奋斗,还是正被淘汰?
这些年轻人环顾四周,他们身边到处都是90后。拉勾网2018年发布的《90后互联网职场报告》显示,互联网从业者平均年龄是26岁,其中55.8%是90后。
创办了HRGO的人力资源专家李舟安告诉记者,IT互联网行业的老兵们大部分仍留在行业内。在BAT等不断扩张的大公司,随着没有经验的新人不断涌入,被稀释的“老人”们反而不够用。非常成功的IT互联网老兵基本留在大公司;少数自己创业;不想太辛苦的选择降维,去小公司,或者做咨询、培训;不想再奋斗的就出国,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即便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被市场青睐的,大部分人享受过IT互联网行业早期的红利,早早在大城市买了房,过得也不算太差。
这与很多媒体努力搜寻案例形成的总体印象相符。记者采访的几位阿里P10大神级程序员,早已财务自由,仍奋斗在部门一线,工作繁忙时面包充饥、睡行军床时是常态。一位叫安晓辉的程序员从业十几年,如今转型成了职业规划师,专门给程序员提供咨询服务。知乎上一位50岁的IT工程师,辗转做过程序员、项目经理、研发总监、分公司总经理,仍避免不了从35岁起不断经历公司倒闭、被裁员,如今所在的小公司同样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他认真考虑过开个奶茶店、便利店度过余生。所幸,年轻时他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如今房价翻了10多倍。
与行业元老们相比,压力更大的是没赶上低房价红利的85后程序员。
互联网猎头Leo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市场上最吃香的恰恰是85年左右的核心技术负责人,这些人是公司运转的关键零部件,也是猎头最想挖、最难挖的“好人”。真正的好人根本不上招聘网站,有一些甚至连简历都没有,Leo想方设法搞到联系方式后打电话过去,对方往往一听是“猎头”就挂了电话。一旦目标人选有意向动一动,猎头会不停地给他们松土,有的想挖人的公司甚至愿意等上一年。挖人成功后,公司会向猎头公司支付高达目标人选12个月薪水的20%。
在这场攻防战中,公司同样会对挖墙脚严防死守。Leo说,有些公司甚至装了能提示员工出去应聘的系统,阿里巴巴等大企业将员工分为几类人,对特别核心的那类人,HR要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关心其难处,甚至要时不时主动给他们“加码”。
在Leo眼里,最完美的“好人”画像还要加上一条:简历上要有跳槽的经历,但不要太频繁,最好“五年两段”或者“五年三段”。互联网公司喜新厌旧,拥抱变化,信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二回宫的员工经常比老员工工资还高。阿里等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都有从国外名企挖人的KPI指标,有些事业部招聘技术负责人时只考虑外面的牛人。
在猎头的名单上,第二吃香的是毕业没几年的90后,这些人性价比高,是干活的主力。不过90后里也得分,女生没结婚前和男生公平竞争,一旦结了婚竞争力急剧下降。
在Leo眼里,最尴尬的是35岁以上、退出技术一线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哪里都不缺,缺的永远是真正干活儿的”。程序员一旦转了管理岗,技术能力会逐渐下降,换工作时面临不上不下的境地。很多小公司的高管到了35岁后想跳去大公司,但技术能力根本达不到对方的要求。招聘时,猎头和公司都会问,“你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几几开?”理想的答案是技术占比越高越好。
在裁员消息不断传出的2019年,猎头行当也不好过。Leo所在的猎头公司,往年大家每月成交四五单,今年平均下来每月成交不到1单。金三银四(每年3月4月由于年终奖已发,是跳槽高峰期)行情也未见起色。求职者的倾向比往年更明显——在小公司的、在创业的,都挤破头想去更稳定的大公司。Leo同样认为大公司是普通人更明智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镀了金未来还能出来创业、去小公司。
“在大公司的还能等到35岁再考虑职业发展,在小公司或者公司前景不明的,中年危机实际从30岁就开始了。”Leo对记者总结。
文章标题:【融易媒体:IT圈里的35岁现象:“管理人员都不缺,缺的永远是干活儿的”(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it/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