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并非多此一举

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并非多此一举

2023-03-30 19:02:02来源:东方网

文章导读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建议,已列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将由相关部门和单位抓紧推进立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3月27日《工人日报》) 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悠久,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目前,兰州牛肉拉面已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粗略估计超过4000亿元。但目前尚未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牛肉拉面质量、技术、标准...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建议,已列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将由相关部门和单位抓紧推进立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3月27日《工人日报》)

  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悠久,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目前,兰州牛肉拉面已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粗略估计超过4000亿元。但目前尚未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牛肉拉面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环节服务质量都缺乏法制保障,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品牌效应。笔者认为,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并非多此一举,将有助于地方小吃形成规模化效应,保障和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兰州牛肉拉面”是甘肃的一张名片,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专门为其“立法”,有网友质疑是多此一举,没有多大的必要性。因为当地店铺、摊点和厨师的特色风格不同,制作出来的“兰州牛肉拉面”,其风味也不尽相同,“立法”规范其质量、技术、标准,大都也不会按照规范来制作,依然“我行我素”,制作属于自己风味的拉面。

  由此可见,“兰州牛肉拉面”大多数仍是沿袭传统的作坊式经营模式,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可复制性差,牛肉面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及供应链建设仍未成形,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品牌势能并未很好地转化为经济的增长引擎。因而,“立法”加快兰州牛肉拉面发展,提升规模化品牌效应,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其实,为了提升地方小吃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天津、湖南、四川等地也都相继推出地方特色小吃、传统美食的行业标准。如“天津煎饼馃子”“南京鸭血粉丝汤”“扬州炒饭”、“兰州牛肉面”、“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等等,都推出了地方小吃官方标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意识到,制定地方特色小吃、传统美食标准,是实现品质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甘肃省则更进一步,专门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从立标准到立法,融易新媒体,其效力更高,不仅能有效保障兰州牛肉拉面的产品质量及安全,也可以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然,尊重传统与产业化,并不矛盾。为地方小吃立标准或立法,规范其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当地店铺、摊点和厨师依然可以“自由发挥”,为当地居民制作风味各异的传统美食;但如果产业化生产的话,就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制作小吃产品,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盘散沙”,难以形成规模化品牌效应,立法也会沦为一纸空文。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高校设“发呆区”走红,也是一种启示

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

2 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并非多此一举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

3 “第三方测评”如何禁得住测评?

新闻背景: “无标准测评”、疑似“以商养测”“以测养商”……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有...

4 打通信息壁垒 推进高水平数字经济治理

新闻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大棚西红柿有了传感器,精准灌溉设备与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西...

5 文化特色才是古镇旅游的灵魂

新闻配景: 统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

6 整治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广告 监管需要“硬起来”

新闻背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

7 “村BA”火出圈 期待下一个闪亮的“村字头”招牌

新闻背景: 去年,贵州台江县台盘村篮球比赛火爆网络,被网友称为“村BA”。近日,台盘村...

8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餐饮企业应当好“排头兵”

新闻背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引导广大...

9 用真招实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要以...

10 中经评论:警惕“帮个忙”成电信网络诈骗“帮凶”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要想有效降低“帮信”案件,必须从源头治理、前...

1 高校设“发呆区”走红,也是一种启示

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

2 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并非多此一举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

3 “第三方测评”如何禁得住测评?

新闻背景: “无标准测评”、疑似“以商养测”“以测养商”……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有...

4 打通信息壁垒 推进高水平数字经济治理

新闻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大棚西红柿有了传感器,精准灌溉设备与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西...

5 文化特色才是古镇旅游的灵魂

新闻配景: 统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

6 整治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广告 监管需要“硬起来”

新闻背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

7 “村BA”火出圈 期待下一个闪亮的“村字头”招牌

新闻背景: 去年,贵州台江县台盘村篮球比赛火爆网络,被网友称为“村BA”。近日,台盘村...

8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餐饮企业应当好“排头兵”

新闻背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引导广大...

9 用真招实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要以...

10 中经评论:警惕“帮个忙”成电信网络诈骗“帮凶”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要想有效降低“帮信”案件,必须从源头治理、前...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