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明明:超额储蓄将流向哪里

明明:超额储蓄将流向哪里

2023-03-22 22:20: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现阶段各类银行理财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居民的需求,银行理财对超额储蓄的吸纳能力将逐步加强。 2022年,国内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7.84万亿元,较2021年全年新增规模大幅上升80.20%。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如此大规模的超额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在“保交楼”专项...

  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现阶段各类银行理财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居民的需求,银行理财对超额储蓄的吸纳能力将逐步加强。

  2022年,国内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7.84万亿元,较2021年全年新增规模大幅上升80.20%。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如此大规模的超额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在“保交楼”专项借款逐步落地、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等因素影响下,未来有望进一步释放合理住房需求并提振居民购房意愿。但从另一方面看,目前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动能仍较为薄弱,短期内超额储蓄向楼市大规模流动可能性不高。在上述因素叠加下,超额储蓄回流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从消费市场来看,虽然今年开年以来各类消费数据表现良好,但考虑到居民消费行为具有阶段独立性,超额储蓄向超额消费的转化有限。同时,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更为明显。接触性服务业复苏势头强劲,但商品消费尤其是中低端产品的弹性受限,短时间内对消费数据支撑作用不强。随着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和经济基本面改善,预计能够带动更多预防性储蓄向消费转化。

  从金融市场来看,2022年金融市场震荡幅度较大,部分投资者受此影响,风险偏好走低,并将更多资金投向低风险产品。随着资本市场行情修复,以及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不断丰富完善,投资者的选择更加多元,防御性存款、低风险类投资占比将下滑。不过,考虑到我国居民投资风格以及低风险品种本身也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部分,融易新媒体,未来此类产品依然会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各类银行理财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居民的需求,银行理财对超额储蓄的吸纳能力将逐步加强。对流动性偏好较强且追求安全的资金来说,目前银行的现金理财产品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优势的同时,也具备更高收益。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去年赎回潮风险后迅速企稳,各类迎合居民风险稳定和收益需求的新型产品相继推出。虽然银行理财市场短期内规模不会迅速反弹,但今年下半年后,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中的水平。

  对于已经形成的“超额储蓄”,加速向投资、消费转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比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妥处理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和投资意愿。同时,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鼓励企业改进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更多真正满足居民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明明)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因地制宜培育劳务品牌

截至目前,西藏已创建劳务品牌74个,实现了“一县一品”。这些劳务品牌帮助数以万计的就业...

2 明明:超额储蓄将流向哪里

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现阶段各...

3 赵书博:更大力大举度吸引和操作外资

党的二十大陈诉强调,“中国僵持对外开放的根基国策”。中央经济事情集会会议进一步提出...

4 中经评论:统筹兼顾安排赤字率

赤字率是财政政策取向和力度的重要风向标。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

5 张辉: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

6 扫除“公摊刺客”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一处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中的建筑面积相差近半,因此要求退...

7 中经评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掀开新篇章

3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和科技部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

8 开年经济表现是“印证”也是“信号”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开年有此表现,既有赖于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

9 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当前,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粮食安全涉及粮食生产、...

10 拓展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空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新职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就业岗位的“...

1 因地制宜培育劳务品牌

截至目前,西藏已创建劳务品牌74个,实现了“一县一品”。这些劳务品牌帮助数以万计的就业...

2 明明:超额储蓄将流向哪里

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溢出以及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现阶段各...

3 赵书博:更大力大举度吸引和操作外资

党的二十大陈诉强调,“中国僵持对外开放的根基国策”。中央经济事情集会会议进一步提出...

4 中经评论:统筹兼顾安排赤字率

赤字率是财政政策取向和力度的重要风向标。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

5 张辉: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

6 扫除“公摊刺客”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一处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中的建筑面积相差近半,因此要求退...

7 中经评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掀开新篇章

3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和科技部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

8 开年经济表现是“印证”也是“信号”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开年有此表现,既有赖于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

9 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当前,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粮食安全涉及粮食生产、...

10 拓展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空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新职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就业岗位的“...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