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2023-03-09 09:34:02来源:工人日报

文章导读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据央视报道,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天文、物理、文学、美学……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虽已...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据央视报道,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天文、物理、文学、美学……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虽已高龄,却玩转网络;白发飘飘,却依然很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每次在短视频平台做探月知识直播都有上百万人观看;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用大白话科普海洋知识;古代文学专业教授戴建业通过短视频讲授古诗词,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了770多万粉丝;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和十多位博士生在短视频平台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吴教授被网友称为“科学姥姥”;退休教师王广杰每晚直播90分钟,为“网友粉丝家人们”上电工课;有着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两年间在直播间里为数万名成年人提供零基础拼音识字课程……

  没有滤镜美颜,没有叫卖求打赏,“银发知播”群体用精心的设计和精彩的讲述,汇成了短视频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感动中国”获奖信息推文下面,网友们赞叹“这群爷爷奶奶真酷”“这才是最值得追的up主们”,字里行间不乏对“银发知播”何以令人感动的生动诠释——人们感动于职业生涯已画上句号的老人未被数字鸿沟吓退,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为知识传播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感动于有这样一群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感动于在扎实功底和丰富阅历的加持下,“银发知播”们的课堂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和感染力;感动于这一群体不求利益、不问回报,一门心思将传授知识进行到底的无私与热忱。

  进入晚年的“银发知播”们为何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别处”,他们有着怎样的初衷,这引起很多人的思考。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所从事领域的热爱和热情,以及对薪火相传的殷切期待。在直播中能一口气讲两个半小时的探月工程老专家欧阳自远看来,“让更多的人保持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激发科学事业的无限活力”。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拓展知识传播广度和深度的追求,以及在与网友交流互动中收获的价值感。很多不识字的农村女性在语文教师杨维云直播间学习认字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科普海洋知识的汪品先教授喜欢看网友的评论,“那些话语意味着观众和科学家在产生共振,对科学家是一种鼓励”。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人生的高标准期待,即使步入晚年,依旧不虚度、不苟且,努力实现老有所值、老有所乐。在“感动中国”名单揭晓当晚,“银发知播”中的几位老师仍在坚持上直播课。守着“一人一黑板一教棍”的杨维云表示,“只要有一个人听,都会坚持讲下去”。

  读懂“银发知播”的内心,我们或许会明白,他们身上比传授知识本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经年之后,网友们或许会淡忘在直播间里学过的知识,但爷爷奶奶们的那份执着和自信、积极和热情,应该不会被时光轻易抹去。

  “银发知播”成为现象级事件,与时下短视频平台一些低俗视频、带节奏的假新闻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知识类直播和短视频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在如何活化线下资源、引进优质内容等方面,“银发知播”应该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积极启示。

  其实,在直播间之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博物馆里的志愿讲解员、社区里的兼职工作者、地铁里的志愿服务人员等等,融易新媒体,他们所做的事也许并不耀眼夺目,但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我们送上一份敬意和尊重。

  致敬所有为人生不断发光发亮而一往无前的人们!致敬他们所创造出的有形或无形的、积极而磅礴的能量!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鸡你太美”“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据报道,小孩子学到的网络烂梗越来越多。...

2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

3 解决“三不”心头事 让消费更快热起来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当前,我国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下...

4 “高校招聘会有洗碗工岗位”该怎么看

近日,一场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招聘会引发热议。网传消息称,不少餐饮公司、酒店去...

5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新闻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6 稳进之“势”就是信心之“源”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稳中求进,这既是过去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依然稳...

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害焦点技能是国之重器,“引不来”、“讨不...

8 从四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和成长新...

9 与人民心心相印 共圆中国梦

新闻背景: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

10 为“银发族”安享晚年多筹谋

“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但是,能够真正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的电视内容和新...

1 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鸡你太美”“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据报道,小孩子学到的网络烂梗越来越多。...

2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

3 解决“三不”心头事 让消费更快热起来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当前,我国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下...

4 “高校招聘会有洗碗工岗位”该怎么看

近日,一场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招聘会引发热议。网传消息称,不少餐饮公司、酒店去...

5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新闻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6 稳进之“势”就是信心之“源”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稳中求进,这既是过去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依然稳...

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害焦点技能是国之重器,“引不来”、“讨不...

8 从四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和成长新...

9 与人民心心相印 共圆中国梦

新闻背景: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

10 为“银发族”安享晚年多筹谋

“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但是,能够真正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的电视内容和新...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